作者:二叔说市
题图:二叔说市微信公众号
一、中国量化经历至暗时刻
毫无疑问,对于量化投资人和管理人而言,这是一次量化大危机,堪比美国市场的2007年quant meltdown。
大部分量化管理人的超额在2月2号及2月8号出现了史上超额最大回撤,平层产品超额平均回撤已经超过10个点。
尤其是2月5,6,7号三天,在中证500和1000指数大幅上行的背景下,很多量化管理人的杠杆产品回撤达到50%以上,甚至出现追保和爆仓的现象。
从2月8号开始,随着流动性危机的缓解,超额迅速回归。
国内量化市场出现这个情形,与美国当年何其相似。
在2007年8月7-9号这三天,美国市场上的量化管理人也曾出现了史上大幅回撤,高盛当年CFO说市场运行在25个标准差之外(国内同志们说10个标准差之外,是不是很像),众多杠杆产品直接爆仓,然后在10号后,随着危机的解除,超额连续回归正常(这一切发生在雷曼危机之前)。
尽管超额危机目前已经落下帷幕,但是在投资人和管理人心中,都心有余悸!
因为超额的波动着实产生了,很多财富已经回不来了,尤其是管理人的自营和客户购买的DMA产品。
中国市场这次回撤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即使投资者面对超额回归,说不定已经忘却了。
在此,分享管理人OQ之前写的一篇“The Great Quant Unwind”里的一部分内容贴在这(谢谢同事Rita的推荐),没想到这文章居然是这轮中国量化危机的预告。
二、集体追逐和群体踩踏
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出现这么大的回撤?出现集体式的恐慌?
难道主要原因是GJD拉指数买入ETF么?难道大家归咎于拔网线么?
我想这些即使是其中诱因之一,但是恐怕不是最重要的。
大量数据告诉我,国有资金在那周买入了一些500和1000ETF,但是后续的量化危机,主要来自于管理人的踩踏式止损行为。
如果从barra的归因来看,市值size暴露和非线性市值暴露能解释一些,但是额外的,成份股与非成份股是其中最重要超额回撤原因。
也就是说,管理人在止损,集体买入成分股,卖出原来持仓的股票,尤其是样本外的中小盘股。
美国2007的量化melt-down诱因可能是来自于资金的赎回,而中国量化市场2024超额大回撤主要来自于集体的踩踏。
为什么会集体踩踏?因为首先,出现了资金的集体追逐和交易拥挤。
在过去的三年,中国市场其它策略几乎全军覆没,尤其是主观产品无论啥类型几乎被团灭,从而出现了资金对量化超额的追逐,并逐步开始有杠杆(大部分都是管理人自己的杠杆)。
这些特征,跟美国当年也很像,比如:
1、这一轮很多是止损盘,中性策略有一些止损线,DMA产品有止损或者保证金平仓要求。
2、业绩好了后,一些资金上杠杆去追逐收益,比如DMA之类很多资金都有杠杆,美国当年普遍都有。
3、危机出现时的市场情形确实过往没发生过,在量化模型的统计能力之外,何况我们还有zc风险。一些传统的风险模型面临暂时失效的局面。
4、无论买入和卖出,交易都非常拥挤,尤其是存在人为干预模型后,出现踩踏式的抛盘和买盘。
5、出现了结构性的流动性危机,流动性冲击的特征就是超额过去的快,回来的也快。
最后,非常遗憾的是,还有一点非常像:美国当年也存在很多人为干预现象,所以一些人超额回来了,一些人超额永远回不来了。
美国量化市场2007是个很显著分水岭,很多过去知名的名字从此名落孙山,而一些管理人越来越大,比如two-sigma和citadel。
中国量化市场,也正要经历下洗牌!
三、这一轮量化管理人都做了什么?
在这一轮危机中,我们见到了量化管理人的人生百态,出现了很多奇怪的现象。
1、大部分管理人出现了人为干预模型的情况,只有少部分人 “定力十足”,完全跟随模型。
2、在少部分没干预的管理人里面,普遍共性有三点,一个是过去资管产品的barra风控较严,因子风险暴露不大;其次很重要原因是杠杆产品较低,自有资金加杠杆不大,资管产品DMA甚至中性比例较低;第三是,管理人的核心成员过往经验丰富,甚至是经历了美股2007。
3、在大部分存在人为干预的管理人里面,共性理由都是:先止损,然后活下去,未来找机会再起来。个性东西是,什么时候干预,怎么干预,千奇百怪。所谓干预行为,主要包含大幅收缩和放大风险敞口、限制选股域、甚至完全复制成份股或买入期指等等。这包含春节前的收紧行为,也包含春节后的大幅放开行为。
4、有些产品尤其是DMA产品出现了很大幅度的业绩不一致,甚至是策略的不一致等现象(杠杆幅度摆动巨大,不再中性等等),这可能涉及到一些合规瑕疵。
5、调研显示,这一轮普遍存在投资人干预管理人投资的现象,从而导致整体产品偏离原策略,或者部分产品业绩不一致现象。不同投资人对于量化是否干预反应不一,甚至截然相反。正印证了我那句话:优秀的管理人万里难挑一,非称职的投资人乌泱泱遍地都是。
我丝毫没有贬低任何管理人和投资人的意思,我非常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和看法,我只是客观陈述了中国资管市场目前的现状,也预示着这个不成熟的市场未来能蓬勃发展的广大美好前景。
即使再回到过去,不同管理人在面对“这一轮量化危机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上,仍然意见非常不一致,这反映了大家思考问题的角度、出发点和经验的巨大差异。
四、本次量化危机中的经验和教训?
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复盘:无论是作为管理人,还是投资人,要从这次量化危机中学到什么?有什么经验和教训?
关于这次市场发生的原因,雪球、DMA产品的危机,以及救市的一系列动作及背后影响,我在此不做评判和讨论,一个是我之前在公号已经提示过多轮风险(有些文章已经删除),二是,这些外在的因素是我们改变不了的变量,过多复盘没啥意义。
我们更应该复盘自己!
我想对于投资人,可能有一些共性可以复盘:
1、不要轻易介入带杠杆的产品,如果你确实想介入,请一定要了解策略的情况,以及管理人的运营风险和道德风险。
这一轮的DMA产品应该教训了一大堆的客户,大部分都是只知道业绩、不太清晰策略的投资者。
这一轮的DMA产品大部分人倒在了黎明前,可能中性策略回来了,DMA产品被止损了。
2、一般情况下,不要去搏阶段性排名高的产品。很多产品所谓的alpha是smart beta风险暴露带来的,管理人过度追逐排名时会选择大的敞口暴露、一些过往统计模型会存在过拟合现象,当历史没有过的事件发生时,巨额回撤随机到来。
3、一个赛道非常热门时,需要随时注意风险。尤其是身边无知的人都开始追逐时,至少风险已经在了,尽管什么时候最终爆发不知道。
4、流动性无价,出现风险时,尤其是自己不想暴露风险时,一定要及时逃出来。面对可能的机会可以慢慢琢磨,但面对确定的风险一定要坚决。
5、及时与管理人沟通,确保所投资的产品风险暴露走势与你的偏好一致;此外,要和自己一致的人为伍,关键时刻,在偏好和价值观上容易出现分歧,从而引发结果的巨大差异。
对于以上内容,如果你看不懂或者听不懂,那么你立马需要一个靠谱、称职的投资顾问(这个市场里,也很稀缺)。
对于管理人,可能以下内容可以参考:
1、面对稍微复杂点的策略和产品,中国市场真正合格的投资者还较少,真正懂的投资人就微乎其微。这一方面说明对于资管赛道而言是机会,另外一方面说明,你需要时刻敬畏风险和控制风险暴露,因为真正能承担风险的投资者,少之又少,何况承受预期外的风险。
2、在资管赛道,行稳致远比每周排名更为重要。每周超额排名能给你带来规模,但是规模倒下去也快,当前的top 4,还能成为接下来的top 4么?你上了百亿,就一定安全了么?恐怕不是,更容易存在信仰的主观赛道都城头变幻大王旗,何况是量化?
3、慎重加杠杆,无论是资管还是自营,因为不但会影响你的心态,更会影响你的动作。
4、既然选择了做资管,就要做出个资管的样子。宁愿做孙子,也不要一直大爷一样,尽管你们过去大爷习惯了。业绩现在扑街了,先服务好存量客户,既然在服务行业,服务要有个服务的样子。
5、没有任何逻辑支撑的人为止损,没有任何事先风控预设的临时干预,这些动作可能是个很SB的行为。
6、有能力的情况下,识别和选择你的客户,因为实在差异太大了。
7、敬畏市场、敬畏国家、敬畏政策。不能只挂在嘴上。
对于以上内容,如果你不屑或者无所谓,那么你需要个立马一个能掌掴你的顾问(这个市场里,也很稀缺)。
最后,对于以上所有内容,我都是说给我自己听的,好吧。
干货码字不易,非喜勿喷!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由作者授权本平台发布,若有其他不妥之处的可与小编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