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悲观都是来自情绪的宣泄(六)——中美关系和国际关系之变

估值逻辑
6672023-08-01 14:15
好投课代表敲重点啦!!!中美关系和国际关系对个人投资决策没有直接意义,其中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超过一般人的理解能力。我们能获得的关于国际关系的信息非常有限,很难了解真实的含义和背后的动机。在政治、经济、历史基本功力不够、信息贫乏的情况下,得出结论的正确率非常低,决策的价值和意义也不高。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良好或恶化对一般人生活影响有限,个人应该更关注自己的事情并积极提升自己的能力。

作者:估值逻辑

题图:百度图片


一切的悲观都是来自情绪的宣泄——论种种的悲观观点(一)

一切的悲观都是来自情绪的宣泄——论种种的悲观观点(二)

一切的悲观都是来自情绪的宣泄(三)——地产的宿命

一切的悲观都是来自情绪的宣泄(四)——地方政府债务

一切的悲观都是来自情绪的宣泄(五)——中国改革之路

Image

十三、中美关系和国际关系之变

只要和人交流这就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仿佛中美关系决定了一切,仿佛美国人还是原来那个能对我们指手画脚的老大,仿佛他们还能左右我们的生活和经济。然而时代真的变了,美国不是原来的那个单极霸权的美国,中国也不是当初那个一穷二白被人肆意压迫的发展中国家。但是60后~75前的一代人生活在美国的光辉荣耀期,在感知中还深深的烙印着“美国是一个为所欲为的强大国家”的印象,这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不可能一时改变过来,但是现在“轻舟已过万重山”。

首先,我认为关于中美关系、国际关系的讨论对我们的投资决策没有一点意义,如果说研究企业的级别是Lv1,研究股市的级别是Lv2,研究经济的级别是Lv3,研究政治的级别是Lv4,那么国际关系和战争的研究级别就是Lv5和Lv6,中间差着好多级别。外交是经济、政治的衍生物,是建立在经济政治的基础上才能做些分析的事情,政治、经济两个还没有完全的搞清楚就去讨论外交,我觉得除了能当“故事会”满足下中国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别的什么也当不了。难道根据几篇网络文章,就能得出来真实可靠的信息,就能对大国外交指指点点?这些除了能满足我们个人的表达欲,还能起到什么作用?有哪个普通人真的能看清楚纷杂的外交?这个事情就跟小学生去做高等数学题,虽然能写满篇,但是通篇都是错的——严重超纲了。

其次,我们能获得的信息十分有限,例如跟各个国家的外交层级是什么?哪些国家最近,哪些国家要远一些?然后秉承着什么核心思想?领导人会面之后谈了什么?说了哪些议题,各自表态是什么?双方各自的目的和出发点是什么?我们只能看到让我们看到的东西,背后的内容我们有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外交辞令上有几个层级:说了就要做到、说了也不会做、不说也要做、不说也不做。我们很难准确看到层级变化和语言表述内容的真实含义,往往都是猜。例如耶伦访华时候第一顿饭是美国大使馆安排吃的,中国外交部没有出面;而基辛格老爷子访华是国家领导人亲自出面在钓鱼台吃的饭,还预备了上百个寿桃。耶伦和基辛格受到的待遇背后含义不言而喻,但是他们两个人到底带着什么目的来的中国,想做什么事情?这不是我们日常请客吃饭,一个电话一个微信就碰面的事。我们能获得的信息十分有限,简直是贫乏到一无所知。了解到的一些信息也仅仅是道听途说加上自己的演绎,只能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第三,当我们的政治、经济、历史基本功力不够,所得多方信息近乎为零的情况下,我们得出重要结论的正确率有多高呢?也就五五分,因为就“好坏”两种。依照这么不靠谱结论做的决定又能有多高的参考价值和意义呢?托克维克在写《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阐述法国大革命为什么失败,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法国国民毫无政治素养:“相比较美国民众,法国民众对宫廷礼仪等远在天边的事情和话题更感兴趣,但是对于社区如何治理,如何能让社区变得更好,法国民众是毫不知情,甚至都不知道社区的主政官员是谁,在政治层面法国民众如同稚童”。

最后,两国关系好坏与否真的有那么大影响吗?1989年到1997年,接近十年时间中美两国也是关系紧张,克林顿关于“人权”和“政体”问题纠缠中国多年,当时都要取消“最惠国”待遇,国会和议会一致同意对中国制裁;甚至1996年台湾大选时还出现了严重的军事对峙,美国航母编队就停在台湾海峡上;甚至1999年还炸了我们的大使馆。然后又怎么样?大家该干什么干什么,哪里能赚钱继续去哪里赚钱,大家还是忙自己的事情。

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种国家大事本就不是我们能操心的,有这个精力还不如去看看《聪明的投资者》。

既然写到这个话题,我就谈一谈我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都是我曾经在一些公开或者半公开场合讲过的内容,算是做一个小总结,以后我也不打算再多说了。这些话题一旦展开都是宏大叙事,往往每个环节都会陷入相互拉黑的抬杠式争吵,交流不是为了求同存异而探讨出新的内容,却完全是宗教审判一样的互相指责。最为致命的是最后除了影响相互之间的感情,其他什么也不影响。

我讲的内容更多是从我研究的底层逻辑出发,不对之处我们一起探讨。

1、中美硬脱钩?——只有中国能跟美国硬脱钩,美国不可能和中国硬脱钩

这句话说了很多年了,我最早是从2018年开始开始讲的,当时只是叫贸易战,然后开始提到“硬脱钩”,然后是“去中国化”,现在叫“去风险化”。

“过去靠着美国经济发展,之后不和我们友好,我们增长全没了”,这种观点完全是主观、感性判断。具体是哪一端会对我们有影响?是终端客户还是资金?是技术迭代还是什么?然后又是怎么影响的?。从2018年贸易战开始,太多的人开始悲哀,甚至“洗洗睡吧”、“祖先的大地上流浪”都喊了出来,但是最后结果并不如此悲观,甚至美国人的话术也从“硬脱钩”转为“防止供应链风险”这类弱预期的表达,也许就不应该那么悲观!

(1)能通过什么渠道影响中国经济?

影响中国的出口?

Image

我们在2018年2月份就看到了未来的“贸易战”,而且明确的说这是一个纠缠中美十年级别的贸易摩擦,但是不会影响追赶国的崛起。然而由于股市的杀跌金融市场充斥各种悲观观点。直到2020年7月份之后市场才不再关注这些事情,但是每次杀跌时候又都会把这个问题再拿出来说一遍,讲未来的各种不确定(站在历史任何一个阶段看未来都是这句话),仿佛过去什么时候有确定性一样。

Image

我们能看到从2018年开始中国对美国的净出口(贸易差额)是不断上升的,从3000亿美金的水平提升到4000亿美金的水平。但是中国对美国的净出口占美国净进口比例比从56%下降到42%。所以我们要探讨这个数据背后的意义——为什么美国对中国各种制裁,但是对美国的出口和净出口还是增加的?

这个数据反应的问题就是在6月份出口数据出来后某网络大V写的一篇里面讲到的中国对美国出口占美国进口比例趋势性下降的问题。他那篇文章选取的数据是单月的片面性的,研究宏观数据最忌讳的就是单个数据佐证,因为单月数据可以随意解读,正反两面都可以讲,我宏观数据库有230多组数据,总会有利空的数据,单独拿出不好看的数据去讲事情,有贩卖焦虑之嫌。

我们能看到今年出口数据的下滑,但是通过历史数据我们能看到一些不同的事情。

第一,美国从2020年呈现的是过度消费,进口额从原来2.7万亿美金规模上升到3.9万亿美金;在补助暂停的情况下,未来美国的消费一定会减弱,会出现全球出口转弱的情况,所以也就能看明白2023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尤其对美国出口)转弱的情况,因为美国人没钱消费了。

第二,我们计算2019~2022年各国进出口变化,虽然中国对美国直接出口增幅只有不到800亿美元,相比较美国进口8700亿美元的增幅并不大,但是中国出口总额相比2019年多了6000亿美元。美国进口商品中增幅较大的墨西哥和加拿大成为中国出口的转口港,中国的产品换个名目通过其他国家转口进入美国市场。

所以一些人利用扭曲的数据去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影响有多大,讲中国如何被墨西哥抢了生意,我觉得数据链条都没有搞清楚,显得比较专业实际是贩卖焦虑的无聊,因为没法贩卖越南的焦虑,那么就开始讲墨西哥了。

Image

历史上任何一次主导国对追赶国的贸易限制和封锁都无法阻碍追赶国的崛起,这是由工业化能力决定的,历史上没有贸易战摧毁追赶国的案例。

硬脱钩后不对中国投资?

数据已经用铁一样的事实反驳了这个观点:外资对中国大陆直接投资额从2018年的1300亿美元上升到2022年1891亿美元。竟然还有人在股市杀跌时候用某个月度数据来说外资在撤出中国!

Image

我们还是小看了资本的贪婪属性,唯一没有国界的就是资本,只要能赚到钱,他们一定会蜂拥而至,过去四年也明显说明了这个问题。

纵观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只有中国还能提供足够大的体量和足够可观的增速,美国、欧洲、日本实际增长已经趋近于零,这意味着资本获得实业投资的盈利很低(实际增长率在历史上往往代表着资本回报率),中国自然成为资本最好的去处。2018年以来我们听到了太多制造业转移的鬼故事,但是真实的资本流动数据表明外资直接投资竟然是在加速流入。

在利益驱动下,资本是不会轻易放弃获利机会的,没有意识形态、没有政治压力,有的只是为了逐利目的而反过来给政府施压。

1989年6月全球21国开始联合抵制我们,但是随后半年资本再次开始流入,最开始流入的是日本资本(战争赔款以低息债权形式进入中国),之后就是欧洲资本的流入,到了1991年美国资本终于开始安耐不住内心的冲动纷纷向美国政府施压,最终在1991年末美国政府取消了对中国的资本禁入,宝洁等跨国公司都是在这个阶段开始大力发展中国业务。美国政府和中国的关系一直很紧张(“人权”这个意识形态大棒始终悬于我们的头上,甚至悍然轰炸我们的大使馆),但是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外资是如何汹涌流入中国的。没有意识形态问题、没有政治压力问题,只要有利益,资本会反作用于政治。

三十年前我们处于工业化准备阶段,那时候缺少资本,对资本充满着渴望,只要来投资什么都好说,招商引资是90年代各地方政府的头等大事。但是三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进入多重资本过剩阶段,已经开始对外输出资本,外资对中国的影响已经大大弱化(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只是弱化),“外资撤离经济将一蹶不振”的想法也许就不是那么真实客观了。

(2)产能转移

产能转移是过去很多媒体都在讲的一个问题,我从罗斯托的工业化理论出发直接反驳了这个说法:五年过去了,直到今年越南电荒被迫从广西购电大家才接受越南不可能成为竞争对手——所以一部分人又开始炒作墨西哥对中国的出口替代。

工业化理论体系中进入工业化进程三个必要要素:以经济为目标的强权政府、资本、固定汇率。必须具备这三个要素才能进入工业化序列,否则只能是承接工业化成熟国家的产能外溢,承接其低端的劳动力密集型产能。60年代美国把低端产能转移给日本、韩国;70年代日本把低端产能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国家;80年代转移给亚洲四小虎国家;90年代低端产能转移到中国;到了现在,我们只是把我们不想要的“三高一低”产能转移出去,怎么就变得悲观了呢?

过去六十年时间里承接产能转移的有8个国家,只有3个进入了工业化序列,因为只有这三个国家能具有工业进程的三要素。现在我们放眼全球都找不到同时具备上述三要素的国家,资本一项就能卡死90%的国家,一个固定汇率又把剩下10%的国家卡掉了。

Image

假设海外产能承接国有钱去做产能建设和资本支出,中国每年3.5万亿美金出口的庞大产能是我们用了三十年时间积累起来的高达738万亿规模的固定资产累计投资完成额,如果算上通胀等因素,我们实际固定资产累计投资完成额在1600万亿左右。一纸政令就能快速形成固定资产?即使假设只有10%的出口转移,那么也需要160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才能承接这种转移,否则连电都要从中国买(更何况特高压输电、超临界机组等都被中国列为不对外出口商品)。即使假设10年完成160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那么每年16万亿人民币的固定资产投资足以使得全球大宗品和通胀冲破天际。没有这些固定资产投资就轻易讨论产能转移问题,这只是在纸上谈兵而已。

现在低收入国家更多是承接中国的产能外溢,是中国人过去设厂(只有中国具有资本对外投资),赚的是GNP,还是中国人自己赚钱。

(3)技术迭代

我们在前文专门讲了对追赶国的技术封锁只会加速追赶国的技术迭代,而不是将追赶国钉死在科技树上。我们不要陷入二元的世界,历史上没有出现过追赶国科技树被打断的事情。

综上,我们看到所谓的硬脱钩只是对我们某些领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不会影响我们的出口大盘。在我们完成1600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形成全球最为庞大、高效的产业集群后,已经很难看到有谁能替代我们——挑战的资格都没有。

美国说的“硬脱钩”到最后变成“去供应链风险”就是因为他们从别的地方买不到如此庞大的产能,除非是美国民众不用生活了。虽然在政治上对中国的遏制意图非常明显,但是由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巨大利益——三十年时间外资直接投资2.3万亿美金(净资产),形成了庞大净资产数量(累计利润)以及每年持续产生的收入和利润——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忽视也是不可割舍的。

单纯的讲“硬脱钩”、“去中国化”没有任何意义,中国是目前全球经济增长趋势最好的经济体,也是即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的经济体,放弃中国市场对任何公司都是不可承受之痛。“去中国化”这类口号除了增加国内政治投票、吸引眼球和增加点关税收入之外起不到其他作用。

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未来一定会下降。第一、中国的出口额和净出口占世界贸易比重已经达到历史高位水平(等同美国出口最好的时期),存在回调压力;第二、美国居民失业补助花完之后消费必然会下行,存在消费回归压力。在出现明显信号和大幅度偏离后,国内也会采用一定刺激,但是对经济的核心作用也只是为了“托”不是“举”。

2、中国没有朋友,正在被人遏制?

(1)中国不需要朋友

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有一段特别的论述:“中国的历史不需要朋友,他们只需要附庸国”。这句话我回味了半天,说的很对。由于我们是农耕文明,为了对抗北方游牧文明的入侵,中国早早就形成统一帝国制。对外占领一个国家还需要派兵驻守,战线过长,国家财政支出上难以为继。北宋年间为了维持160万兵力耗掉了财政支出的60%,虽然附属国进贡1000两黄金中原王朝要还回去1万两黄金,但是这减少了军队开支还有人帮助镇守边疆,所以在中国历史里面附属国居多而鲜少有出兵征服他国开疆拓土的案例(中国版图雏形最早在秦汉就已经确立,其后2000年所谓的开疆拓土也就是增加了东北和青藏高原两个地方)。

从60年代开始中国就提出“不结盟运动”的口号,至今我们没有什么朋友,坚持独立自主,不输出意识形态,也不聚集盟友,这一方针坚持了60年。我们现在除了战略防御上的盟友,没有真正的朋友,因为我们深知国际关系只有利益,没有朋友。

所以当我们开始说“中国没有朋友”的时候,想想历史,我们什么时候有过朋友?

(2)国际外交利益导向

国际外交没有正义这一说,讲正义是政治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宣称的口号,正如俾斯麦所说“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国家外交,只有利益没有朋友。要么是经济上的利益,要么就是武力上的威胁,弱国从无真外交。

二战期间英国支持过日本、苏联最开始支持国民党(从孙中山开始)、德国支持过中国抗战然后又和日本结为盟友、美国在抗战期间一面支援国民政府一面又卖给日本人石油橡胶、两伊战争时期我们既给伊拉克提供武器又卖给伊朗武器…谁是谁的盟友?谁又是谁的敌人?一切都为了利益。所以在国际关系中只要能给与足够大的利益,那么就可以说都是盟友。就看想不想给,能达到什么目的。

(3)美国单级霸权下的法宝

美国霸权下的所谓盟友体系是建立在美国人的四样法宝之上的:资金、技术、市场和武力。

  • 资本霸权:二战后全球唯一一个资本过剩的经济体就是美国,自然而言就拥有了资本霸权:欧洲靠着美国的借款从战火中重新站起来;日本依靠美国的战时拨款重新走向工业化;韩国依靠美国借款走出了“汉江奇迹”;南美洲依靠美国借款来完善国民福利。
  • 技术霸权:战后的科技革命发源地来自美国,美国凭借二战笼络全球人才,在科技上领先全球100年;当80年代日本在半导体领域异军突起对美国产生威胁时,美国扶植三星、台积电对抗日本,那时候的美国金融资本富裕、技术储备雄厚,在牺牲价格和利润情况下,还能扶植起两个公司对抗日本,而三星、台积电最终也不负众望胜出了(日本自己点错科技树也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 市场霸权:由于掌握了全球最大的需求市场,美国拥有了绝对话语权,当GATT不能满足美国金融资本逐利要求时,美国政府就直接“退群”然后组建了WTO。谁掌握了需求,谁将统领全球。
  • 军事霸权:苏联解体后美国所展现出来的超级霸权影响至今。在1960s美国军事霸权更多体现在遏制苏联以及干预南美洲国家独立上,尤其南美洲国家在追求民族独立过程中被美国CIA和军方打断过多次,智利总统阿连德等一系列反美斗士都是在CIA的各种阴谋、政变中被暗杀或者赶下台。苏联解体后三十年的美国单极霸权,是从一场重新定义战争形态的海湾战争开始的。

(4)新时代下的中美国际关系对比——中国的“朋友”越来越多

从实际情况看,也许我有失偏颇,我是觉得中国的朋友越来越多,而美国的朋友越来越少,因为美国霸权的四件套已经所剩无几,只剩一个空有武力的军事。除了韩国因为经济上被中国欺负的太厉害而最终选择美国,其他就是一部分站中国(石油输出国、资源国、法国),一部分观望。

美国霸权的四件套只剩下军事霸权,而资金、技术、市场三项霸权不断被中国赶超,尤其是市场这一项,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消费市场,全球奢侈品的主要市场都在中国,中国为了催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把市场向特斯拉开放就直接催生出一个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我们可以预期未来中国将是世界最大的需求市场,类似1950s的美国。

为什么中国的朋友开始多了起来?是因为我们掌握了美国霸权四件套中的三种,而第四种也在逐渐崛起。

美国原来是石油输出国最大客户,所以有美元石油,美国提供国家保护,石油输出国用美元结算,之后以购买美债的形式反哺美国;但是现在美国成为石油输出国最大的竞争对手,而中国却成为石油输出国最大的客户,后者自然要贴近中国。

法国和中国在工业化领域形成互补,在我们大飞机C919没有形成批量化生产之前,中国是空客最大的客户;而德国目前将面临中国制造业升级的直接挑战,对于德国就是骑虎难下,一方面被美国压榨流血,一方面在中国有庞大的市场(大众)但是却要面临中国的追赶,失去了强势领导人的德国也只是汉克猫了。

东南亚各国现在期盼着中国人去旅游、消费、建厂,中国输出资本,在经济往来关系上,他们在中国能获得更多的资本和税收,同时还能卖自己的原材料。某些国家的领导人曾经对达利欧透露,如果不是畏惧美国的武力,单纯从经济关系他们完全偏向中国。

中国现在既有资金、又有市场,同时还保持低调,“不干涉他国内政”,在 “自由、民主、平等”的世界话语体系中又增加了“和平”观念,这对当今动荡的世界充满着吸引力。

相比较美国,中国能给与其他国家的利益和实惠要远远多于美国,这也是美国2018年撕破脸皮一定要遏制中国的原因,因为中国已经有了能挑战美国霸权的能力,不是我们说不要遏制对方就能停手的——我们已经不是三十年前那个一穷二白的“穷小子”了。

后记:

回过头看最近五年关于中美关系的声音,基本都是股市杀跌时候拿出来增加恐慌的媒体话术,而真实情况和媒体宣传讲的内容完全不一样,和内心情绪感受也完全不一样,绝大部分人都是基于一点眼前内容做情绪化的推演,然而理论是错的、历史案例是错的、数据也是错的,真实世界并不支撑种种的悲观演化,我们要停止这种悲观的预期和假设,而且历史也证明这种外交内容对我们没有太多影响,做好自己的事情也许更符合我们的利益。

这一章节必然会引来很多争议,因为主流媒体和大众认识还是停留在我们是个“穷小子”可以被人欺负的层面,但是“轻舟已过万重山”,对于行业研究和公司估值都会觉得这是专业人才能干的专业事,但是对于这种国际关系大势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专家”,包括我也是那个知识匮乏的“专家”,这是中国人的民族特性。当全民悲观和全民“专家”的时候,任何一个不一样的声音都会引发争议。我再次抛砖引玉,也是给这个话题做一个收尾,以后我也不会再多讲中美关系,因为这个话题对我们没有那么大影响,就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时间,世界牌桌上的玩家还是“八国联军进北京”的那九个玩家,只是当时被欺负的“东方神龙”睡醒了,散发着无以伦比的力量,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充满耻辱的百年历史到现在,我们可以喊一声“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我用长者的两句话结束这一段内容:

“我们从不屈服于压力,This is very important,这是个哲学问题。”(1991年会见基辛格)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不可欺的,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不可辱的,伟大的中国人民是永远不可战胜的”。(1999年轰炸前南联盟大使馆)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由作者授权本平台发布,若有其他不妥之处的可与小编联系。

免责声明:
您在阅读本内容或附件时,即表明您已事先接受以下“免责声明”之所载条款:
1、本文内容源于作者对于所获取数据的研究分析,本网站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本网站概不承担;阅读与私募基金相关内容前,请确认您符合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条件。
2、文件中所提供的信息尽可能保证可靠、准确和完整,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亦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
3、对于本文以及文件中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文以及文件发送对象仅限持有相关产品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请勿对该材料复制或传播。侵删!
4、所有阅读并从本文相关链接中下载文件的行为,均视为当事人无异议接受上述免责条款,并主动放弃所有与本文和文件中所有相关人员的一切追诉权。

0
好投汇
第一时间获取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好投汇」,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好投汇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推荐阅读

0
0

评论

你来谈谈?
发表

联系我们

邮箱 :help@haotouxt.com
电话 :0592-5588692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航空商务广场7号楼10F
好投汇微信订阅号
扫一扫
关注好投汇微信订阅号
Copyright © 201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18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