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 - Indochina,既非印度,又非中国,有印度,又有中国

培风客
1004-17 16:50

作者:培风客

题图:培风客微信公众号


十年前,最后一家纯外资矿业公司退出中国,它把自己的三个矿山给了一家中国上市公司,另一个给了另外一家。差不多同一时间,中国的供给侧改革开始了序幕。在那个时候,大宗商品指数/SPX来到了多年以来的低点。同样差不多时间,阿里巴巴去美国上市,而茅台从200多块钱开始了自己的故事。当时机缘巧合下我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时至今日再去回忆,我运气很好在于我在一个行业最艰难的时候加入了它,当时我对这个事情没有概念,很多年后我发现就像兄弟连那本书里面说的 “伞兵天生就是要被包围的”,同理对于一个大宗商品的从业人员来说,无论是勘探,采矿,贸易还是交易。我想大家有一点不会有异议,就是逆周期是大宗商品从业人员永恒的魅力所在。在顺境时候的居安思危,降低自己的成本,在危机的时候力挽狂澜,活下来然后干一把。是这个行业的精气神所在。能在毕业后经历这么一段是我的幸运。

所以有些时候我看到有些读者说我太乐观,我也只能苦笑,不乐观的人是不会在2015-2016年去加入大宗行业的。有些人天生就是要被困难和危险包围的。命中这么多吉星高照,不给他们一些压力怎么行。


我相信也许这一生里面,黄金和铜都会是我最喜欢的大宗商品,但就像十年前一样,我总是渴求那些新的挑战,尤其是那些处在困境中的市场。

此时此刻,东南亚就是这样的市场,之前解释过,美国的贸易政策变化和中国的外交政策变化,对于东南亚就是一个完美风暴。一些敏感国家的货甚至处在一些25年的压力位上。

图片

即便是稍微更加稳定一点的邻居,也是类似

图片

当然风险和机会永远是并存的,我入行时候铜的图是下面这个样子的

图片

除了机会之外,我确实也有一种使命感,我觉得中国需要和曾经美国一样,在自己周边尝试搭建一个新世界秩序的雏形,如果周边的国家都处理不好谈何去和远方的朋友相处。另一方面,我也的确相信我们这一代人,需要和100年前的日本那一代人一样,给一个古老的文明,打造一个对外交流的补丁。而且另一个角度来说,印度是一个潜在的伟大对手,东南半岛的另一个名字叫做IndoChina,东南亚的一个定义就是,位处印度和中国之间,既非印度又非中国的地方。印度人对东南亚的历史影响其实超过中国很多,也许在东南亚的未来发展,也隐藏了中国和印度的故事发展。

所以在未来,大家会在这个公众号看到更多关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分析,汇率分析,和他们股票甚至个股的一些分析。当然,刚开始的时候我的水平可能和10年前看黄金一样,只能从实际利率看黄金,从中国的PMI看铜。

而今天,在一切的开始,我想聊一些宽泛的概念,一些过去我在东南亚生活和工作时候的一些观察,简单聊聊这个区域的一些基本情况。我的目标是寻找这些东南亚国家在未来的一些可能的结构性机会。这些结构性机会,往往是地理,文化,宗教,经济最流畅的方向。

图片

在东南亚这些国家中,印尼,马来西亚当然包括新加坡是我因为工作原因去的最多的地方,越南和泰国是我两个喜欢的旅游目的地。如果要我总结这些故事,我觉得东南亚的讨论充满了很多二分法

- 中国和印度

- 伊斯兰教和佛教

- 海洋文明和陆地文明,高山和海洋

- 英国殖民地历史和非英国殖民地历史

等等

但在一切开始的时候,我想从第三个开始,人类的文明,最开始改造自然能力最差的时候,文明总是在平原上更容易发展更快,上图里面,大家可以看到东南亚有几个大的平原地区,一个是胡志明市所在的湄公河三角洲,一个是接近当代泰国和马来西亚交界处的克拉地峡,一个是印尼西边的苏门答腊岛,一个是印尼加里曼丹岛的南部,一个是印尼爪洼岛

这也是东南亚文明开始最早的地方

图片

这个时期中国大概处在汉朝时期。之所以在一开始说这个事情,是因为这些地方诞生的很多古老文明,还在今天发挥着影响,我发现传统这个事情有时候就是一个双刃剑,例如用中国的例子,吴越,闽南,岭南这些地方在近代之后,往往实现了更好的跨越式发展,简单说就是历史包袱小一些。

当然,除了地理之外,气候也是东南亚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上面说的这些地方,也是天气还算不错的

图片

这里面其实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例如河流三角洲这个事情,是平原但如果你管理不好水利,反而容易带来问题,越南人在这个问题上,就比苏门答腊的印尼人好一点。而泰国人

这个问题更重要在于,这些人类历史上的宜居平原,很多都变成了当下的人口密集地区,在我们考虑这些国家的发展潜力的时候,人口密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人口密度大的地方,虽然并不宜居,但对于发展经济有自己独特的作用。

图片

我们可以看到,此时东南亚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菲律宾,印尼的爪哇岛,湄公河三角洲和曼谷所在的地区。具体来说,东南亚最重要的城市群分别是雅加达城市区,在大约7000平方公里的土地生活了3100万人,马尼拉城市群,在8000平方公里土地生活了差不多也是3000万人,曼谷城市群大约同样的面积,1500万人,以及胡志明城市群在30000平方公里土地生活的2100-2500万人。

这些区域并不是你去东南亚旅游最想去的地方....雅加达的堵车可以摧毁你的所有耐心,但当你看待投资机会的时候,人口多的地方总是更容易产生更大的公司

而在增量方面,除了泰国面对老龄化的问题,其他东南亚国家人口都比较年轻,同时保持了较快的人口增速

图片

图片

人口结构也在一个比较健康的钟形状,事实上除了泰国比中国老龄化更严重之外,其他ASEAN国家我记得平均年纪都在33岁以下。

所以综上所述,如果我们讨论的是国家的整体情况,或者发展初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长期的消费前景。越南,印尼和菲律宾是东南亚国家里面资质最好的。这点和我自己的体感也是类似的。越南和印尼对于国家的工业化都有诉求,而他们本土的消费市场同样具有足够的潜力。这是从人口角度说的

在经济增速上,印尼,越南,菲律宾,柬埔寨都是个中翘楚



如果说地理位置,决定了人口的聚集,这会传导到经济发展要素里面的人口项目。那么杠杆这个问题,在我自己的经验中,很大时候就和宗教,海洋文明和殖民地历史有关了。

图片

可以看到,除了新加坡已经完成了杠杆化,大部分东南亚国家的杠杆率依然处在非常低的水平,其中老挝杠杆率高有很多部分确实是中国人干上去的。

结合宗教看看

印尼的杠杆率偏低我觉得一方面是因为宗教,另一方面是他们其实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印尼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很多个国家组成的。马来西亚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个伊斯兰教影响力很大的国家,如果叠加了英联邦的政治制度,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马来西亚有我觉得世界上最灵活的伊斯兰金融制度。而菲律宾的人口出生率和杠杆率,都或多或少和他们的宗教有关。上图里面越南虽然画的是天主教,但越南人其实和中国人有一点很类似,你问他信不信教,他大概率告诉你不信,但你问他拜不拜神,他大概率告诉你拜神。

在历史上,伊斯兰的传播更多是海路

图片

这点其实很有意思,伊斯兰是一个在沙漠中出现的宗教,但来到东南亚却是通过港口和贸易。我自己的体会是,比起西亚,在东南亚的伊斯兰教其实更加温和和开放一些。

在股票市场方面,东南亚国家都处在很初级的阶段,但相比起来,印尼稍微大一点,主要因为他们更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印尼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是,他们上游行业多,杠杆率却不高,银行却没那么少。其实印尼是真的需要一个统一大市场的。

图片


所以综合一下来看,从人口和杠杆率这两个角度来说,印尼,越南都毫无疑问,是整个东南亚市场最有潜力的两个国家。菲律宾的发展模式因为历史原因我总感觉的会有些不同。这两个国家的资本市场同样也处在非常初期的时候,在印尼的市场里面,市值排名靠前的名单里面,充满着银行,矿业公司。而在越南,依然有大量从上游矿山一直干到下游消费的产业集团(这点可能也是被韩国人影响,越南和韩国的关系比很多人想象中好,这也是他们可以和美国对接顺利的一个隐藏因素)

而在最后,我想回到我的老本行

图片

火山就意味着有矿区,沿着印尼广阔的边缘,在苏门答腊岛。爪哇岛,有大量的矿产潜力

图片


在过去3000年的时间里面,东南亚的宗教被印度影响,中国的儒家只传播到了越南,从印度洋来的商人和室利佛逝帝国,满者伯夷都开展了贸易,而中国这方面影响力更弱。Indochina,印度在前中国在后确实是没有任何问题。但这也是机会所在,如前文所述。东南亚的三个主要年轻人口聚集的国家,越南,菲律宾和印尼,中间有两个杠杆率依然偏低,越南和印尼,而其中印尼人口发展快,人口年轻,杠杆率低同时还具有丰富的矿业资源。在我眼中未来是具有无限机会的地方。他们面临自己的问题,无论是短期的周期性汇率问题,还是结构性的治理问题(这点越南好一些),但如果能够有一些好的方法和思路,能够桥接中国和这些国家的比较优势,也许可以在未来创造出非常璀璨的经济发展。这也是我觉得值得努力的方向。

免责声明:
您在阅读本内容或附件时,即表明您已事先接受以下“免责声明”之所载条款:
1、本文内容源于作者对于所获取数据的研究分析,本网站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本网站概不承担;阅读与私募基金相关内容前,请确认您符合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条件。
2、文件中所提供的信息尽可能保证可靠、准确和完整,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亦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
3、对于本文以及文件中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文以及文件发送对象仅限持有相关产品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请勿对该材料复制或传播。侵删!
4、所有阅读并从本文相关链接中下载文件的行为,均视为当事人无异议接受上述免责条款,并主动放弃所有与本文和文件中所有相关人员的一切追诉权。

0
好投汇
第一时间获取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好投汇」,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好投汇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推荐阅读

0
0

评论

你来谈谈?
发表

联系我们

邮箱 :help@haotouxt.com
电话 :0592-5588692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航空商务广场7号楼10F
好投汇微信订阅号
扫一扫
关注好投汇微信订阅号
Copyright © 201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18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