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白话1209上

达白话
662024-12-13 13:52

作者:达白话

题图:达白话 微信公众号


首先得感谢关心的朋友们,这周没发出来,好多朋友问写了啥。有一丝感动,觉得自己做的事情还是稍微有一点点意义。

写了啥呢?其实也没写啥,就是可能上周看到了一点社会生活中的琐事,稍稍描述和感叹了一下。但其实,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很正能量的,从来都喜欢以积极的视角看问题,不论是在波峰还是波谷,我都相信,积极乐观,看长期,一定能找到方向,也一定能迎来世间的花朵。

不说鸡汤了,转眼间又该写这周的观察了,还是先把上周写的一部分尝试改改再发出来,毕竟写了,别白写hhh

上周周六早上在买煎饼,有三四个人吧,其实每个人都并没有等太久。看着店家大叔手下冒着热气的煎饼,和摊前眼巴巴盯着煎饼的,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我本来觉得是一幅特别温馨的画面。但突然地,口角就这么爆发了。小女孩的父亲开始骂摊主没有公德,摊主也开始回骂。原因也很简单,无非就是谁先谁后这点儿事儿(但在我旁观看来,摊主的顺序并没有搞错)。然后父亲煎饼也不要了,骑电瓶车带小女孩扬长而去。我当时就在想,多点包容,多点耐心,其实本来可以都很温馨,但变成了负面的情绪,好可惜。

周四在一个三线城市出差,晚上9点,从高铁站出来,上了一辆出租车。由于是个小地方,车站到酒店也就五六公里吧。跟司机师傅闲聊,一个估计五六十岁的大爷,说从早上7点出来一直到现在,一共拉了60多块钱,路上只买了个饼吃,我这单(最后15块钱),是单笔最大的一单。这两三个月,基本上也就是每月能拉两三千块钱的样子。大爷倒是很乐观,一路都很热情,甚至下车时还要来开车门,但整得我诚惶诚恐。最近出差比较多,感受到打车好打了,但司机师傅是挺辛苦的,每天可能要在路上十几个小时才能有成果。

周五,在另一个小城市,由于不在干线上,到现在也没有修高铁。这个城市我小的时候还会经常来,因为堂哥一家住在这里。三十年过去了,车站还是原来的模样。在街道上溜达了半小时,有点感慨,很多店面(特别是餐饮)都上着锁。但物价真的也是便宜,好大好大一碗烩面,简直顶深圳两碗的分量,只要12块钱。吃的我心满意足。

周六,回了趟老家,牛肉汤依然是我的最爱,这么多年了一点没变,而且每次怀着期待来喝汤,入口的味道依然让人感动的想哭。但小时候的记忆和对老家的感情,也在慢慢变淡了,毕竟离自己的生活越来越远。还跟我爸吵了一架,虽然也不想吵,知道不该吵,但也忍不住,有些东西真是看不过去。

图片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这些画面都很普通,对一个人来说是有意义的,对另一个人来说则可能是无意义的感受不到的。对同一个画面的认知以及产生的所有感受,取决于每个人的经历,或者说围绕他的信息茧房。

我们要打破自己的信息茧房吗?自从上大学,工作,生活的主线就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里,谈论着经济,社会,偶尔才会来三四线城市或者农村看一看。人是理性的,因此我们可以从数据中得出对世界的判断;同时人也是感性的,亲身经历的,比数字和报告上的东西更能震动我们。

图片

描述一件事情,需要有宏观微观两个维度,现在呈现出的矛盾,其实就是宏观上的“牛”跟微观上的“sang”之间的差别。两个都是事实,两个也都是现实。

未来的大多数人,是要接受确实没什么自己最理想的“未来”的。但这归根到底,其实是由于人类的进步造成的。

过去生产力低下,100个人干活都无法满足100个人的生理需求。

慢慢地生产力提升了,80个人干活能够满足100个人的基本生理需求了,剩下20个人开始满足非物质需求。

生产力继续提升,30个人干活就能养活100个人,另外30个人干活可以满足100个人的基本非物质需求。还有40个人,确实就会没什么事情可以做。毕竟前面60个岗位,也是要竞争上岗的。

需求能不能被无限开发?理论上可以,因为人是高级动物。实际上做不到,因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阶段不同,文化观念不同,因此到了一定阶段,大家并不会协作一致地继续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基础需求,而是会先要想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希望别人跟我一样)。这就造成了冲突,对抗,甚至战争。

所以战争其实是一种调节器,是人类自身的个体独立意识与群体利益发生对抗时,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实现调节的产物。旧的生产关系适应不了新的生产力的时候,就会产生战争,说白了,就是让生产力走的慢一点(通过破坏和重塑),让生产关系走的快一点(通过对不愿接受的后果的感知和躲避)。

我们这代人的幸运,是在于过去80年,我们都避免了直接战争。这听起来很简单,但我们要意识到,并不是理所当然的。希望未来80年依然如此。

因为和平,我们才能够好好享受“普通人”的痛苦,而不是时代的痛苦。琼瑶这样的人物,之所以能在历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一笔,就是因为她的一生做的事情足够不一样,并且这种不一样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能够给人带来情绪价值。她一生都在讲述爱的故事,留下了68本书,改编成55部电影,34部电视剧。她自己谈了几次恋爱,结了两次婚,老年与后代亲属矛盾很深,最终按自己想要的方式离去。我小时并没有读过她的书,唯一有印象看过的电视剧应该就是《还珠格格》了吧,所以谈不上有多么共鸣。但我欣赏感性的人,欣赏感性的事,传统的观念里有太多的“延迟满足”“吃苦耐劳”。这没错,但过分了。不如放开,想想“没有明天,只在当下”的生活(特别是老一辈)。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由作者授权本平台发布,若有其他不妥之处的可与小编联系。


免责声明:
您在阅读本内容或附件时,即表明您已事先接受以下“免责声明”之所载条款:
1、本文内容源于作者对于所获取数据的研究分析,本网站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本网站概不承担;阅读与私募基金相关内容前,请确认您符合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条件。
2、文件中所提供的信息尽可能保证可靠、准确和完整,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亦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
3、对于本文以及文件中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文以及文件发送对象仅限持有相关产品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请勿对该材料复制或传播。侵删!
4、所有阅读并从本文相关链接中下载文件的行为,均视为当事人无异议接受上述免责条款,并主动放弃所有与本文和文件中所有相关人员的一切追诉权。

0
好投汇
第一时间获取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好投汇」,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好投汇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推荐阅读

0
0

评论

你来谈谈?
发表

联系我们

邮箱 :help@haotouxt.com
电话 :0592-5588692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航空商务广场7号楼10F
好投汇微信订阅号
扫一扫
关注好投汇微信订阅号
Copyright © 201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18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