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harpe3 alliance
题图:Sharpe3 alliance微信公众号
仅仅是个随手文,不喝“咖啡”或者压根觉得“咖啡”是个坏东西的消费者可以直接略过此文。
杭州出差,经历了两天的客户调研,发现很多高净值客户面临的问题和我现在面临的问题一模一样,选择面太小,市场产品供给并不科学。
灵感来自于尽调途中想找个地办公,顺便来杯美味的咖啡提神,结果在不熟的地方找到了四家竞品,星巴克,manner,瑞幸,T97,一个咖啡品质很好,但是没有充电插头,二个性价比很好,但是环境太狭小,最终只能选择了空间大,有插座的星巴克来补充我的第一要务——手机&电脑电量。
这个处境多么像22年大部分客户面临的情形,面对量化的技术红利和上升的净值,匆匆的就从“身边人”这里申购了大量的产品,可能对于产品特性以及各类风险并无理解,仅仅理由就是尽早的上车。但可惜的是,我的代价仅仅只是工作之余咖啡味道的不合意,而很多人的代价却是实打实经济上的折损。
最近一直和客户的交流重点就是,你达到什么样的状态才能在这个市场上不亏钱,其实总结起来就是两句话,1.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鼎盛喧嚣时。2.一定要有对购买的单品的底线认知。
第一句话很好理解,但很难做到,其实大部分专业机构和高净值客户在这一点上的差异是大差不差的,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在能回归的beta上,尽量低买高卖,长久期持有且经济长期向上的情况下是能拿到不错的收益的。
而第二句话就是专业和非专业大部分的区别所在了,但只要是在最大风险(底线)这块的认知有,知道什么时候这个策略脱离了原有该有的轨道,其实也就大概率能做到对自身大额不可回复性亏损的躲避,至于能赚到多少钱,确实是根据每个人对事物的认知而异的。
那么问题就回来了,我们如何选到自己满意的那一杯咖啡呢,星巴克无处不在,而且单家之间的品控其实大差不差,对于人生地不熟且没有专业化信息的客户来说,与其是冒险尝试一个不知名品牌的产品,选择星巴克肯定是靠谱的,但对于一些有能力或者类似我这类咖啡发烧友来说,找到一家环境优美又咖啡美味的咖啡厅当然是最好的。
从目前市场来看,这类“咖啡厅”确实非常稀少,几千分之一的比例,并且大部分酒香也怕巷子深,因为种种原因,并不被渠道推荐。这类机构可以多联系联系我们,我们也会协助客户做些选品和核心策略额度的联合发行。
那针对我们知道但不确定的咖啡厅,我们是否能自行设计一个我们需要的产品呢,我其实一直在尝试忽悠我的客户来做FOF,通过将身边人的钱汇集,分散选择一些“小众咖啡厅”来得到一个咖啡好喝的“星巴克”的体验,但是他们好像不是不太感兴趣就是有些自我感觉能力不足。
其实投资上获得满意结果的第一步就是需要对各种光环“祛魅”,目前看拿到收益结果的最大瓶颈还是在于负债端稳定性和个别特殊行情下的处理,那么作为负债端本身,拿着自己设计的产品是否就会持有的更加从容了呢,hhh。
废话到此结束,赶赴下场尽调~~~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由作者授权本平台发布,若有其他不妥之处的可与小编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