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达白话
题图:达白话微信公众号
距离A股可能是“空前绝后”的量化流动性危机周已经满月了,整个行业似乎弥漫着一股“劫后余生”,而又惴惴不安地等待宣判的气氛。
其实散户和主观都已经翻篇儿了,现在的注意力是“新质生产力”以及已经站上60日均线的各大宽基指数是要回调还是会继续上攻,但有了上周三的“惊魂三小时”,估计各家PM从上个月养成的盯盘习惯现在还不敢一下放掉。毕竟在这次危机上半场里,95%的策略模型都是大幅溃败的,在如此反复横跳的市场面前,似乎能拯救净值的只有仓位的加减和敞口的松紧选择,——或者就是死扛,——这种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感觉,多数A股的量化人可能是第一次体会。
从技术的角度,这次的流动性危机应该说已经解除了,市场虽有余震,但已经逐渐回归相对平静的状态。监管的指示方向越来越明确,产品的净值也在持续修复中,担心的赎回潮至少现在还没有大面积发生,舆论风波渐渐平息。Everything seems to go well.
那为什么说“下半场”,为什么说“重整山河”?
上半场是因,下半场是果。虽然市场的震动过去了,但行业的变动可能才刚刚开始。
一是后续监管的各项规范、要求会陆续出炉,持续产生影响;
二是客户的再认知以及资金偏好的转移现在也才刚起头;
三是这次危机叠加以上两个因素,就会使得各家管理人的发展规划主被动进行调整,行业生态相关的机构也都会拉开调整的帷幕。
行业格局大概率是要重新洗牌了,灾后重建嘛。其实行业的飞轮经过六七年的高速旋转,转到现在,真的是已经积累了太多的势能等待释放。从去年9月起,危机就开始潜伏,从公众舆论的几次风波,到主观和散户赚不到钱的愤懑,再到这次持有人的受伤;相比之下则是这个行业一些时候的自说自话,在大环境下过于“鹤立鸡群”的靓丽,以及包装在这一切下的自我麻醉。之前似乎以为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现在突然发现很多东西缺乏足够扎实的根基,于是从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转向在现实中寻找生存法则,改变也是一眨眼的事儿。
所以“乌鸦嘴”一下未来几个月的“下半场”,可能会出现的现象,说的不合适请同仁们多多包涵——虽然作为从业者,行业的承压对哪一个微观个体都不是好事儿。但逃避不解决问题,反而谁能更好地认清现实,谁才能在混乱中积蓄更多力量,熬过去,在下一波周期到来之前做好抓住机会的准备。
其一,新市场环境会使得alpha的特征发生巨大变化。
行业前两年的同质化效应明显,今年则会以更强分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规模大的被束缚了手脚,可能很多人会老老实实在0.2的标准差或者1800的选股域中苦苦寻找出路,但在市场长期弱平衡和GJD的力量下,想躺着战胜500甚至1000变得更加困难。但这并不是说规模小的就能依靠灵活轻松取胜。市场的强监管与资金的逐利性大概率会对小微盘形成来回拉扯的效应,波动会被放大,动不动来一下子大的让你心惊肉跳。未来不是暴露不暴露的问题,是策略是否能抛开过去两三年的惯性,更快地适应新的市场风格的问题。
这对行业发展其实是好事儿,也不是“抱团取暖”,也不是“泥沙俱下”;百花齐放,有晴有缺才是私募该业态有的样子。
其二,资金对量化的“伤疤效应”会持续发酵,少则几月,多则一两年。
这个行业赚钱是王道,所以如果你亏了,又很快赚回来,那没毛病,你还是神。这一波量化的问题在于,资金端的信任地基实在是有点薄弱,短期又很难翻盘。所以,得熬熬。
对零售端来说,在各方作用下,过去几年吹得实在是有点猛。中性当固收卖,指增打着安全垫防亏的旗号,空气的算法先进性拿主观和公募简直不当回事——预期拔的太高,出问题的时候就会摔得惨——后面的市场又不好做,渠道和客户看你的眼神就会变。虽然亏得多了也不一定会赎回,但新资金可能一时半会儿是指不上了。
对机构端来说,预期调整倒不是事儿。但也有两个新问题,机构资金多数是国企背景,目前的环境下,上意还不明朗,收益预期又一般,不如等等再说。另外就是这次情况实在太特殊,各种因素夹杂在一起,对判断管理人的投资能力产生了很大干扰。除了极极个别确实被证明优秀的,以及少部分实在自己不争气彻底毁了口碑的,大多数管理人,都没法简单通过过去一个月的业绩表现来下结论。哪些是实力,哪些是运气?哪些明明是运气但被包装成了实力?哪些明明有实力但真的有点冤?都需要时间,才厘的更清楚。
再加上宏观和财富行业大背景的疲软,其实不光是量化,而是整个资管行业都有点遇到了“信仰危机”,过去十几年虽积重难改,但很多根本性的东西也是不变不行了。已经到了“破”的边缘,后面的“立”还需要时间。
其三,规则变化的冲击幅度,会大于很多从业人员目前的理解。
我这里所说的规则,不仅仅指明面儿上的变化,比如“每秒300笔”这种,更多的还有背后的影响,比如“谴责”可不仅仅是看起来的暂停交易那么简单。或者说,其实是一种自上而下引导的行业生态的变化。
量化的方法论本身就高度依赖环境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从数据中找到统计规律并利用之。A股的环境在过去五六年是稳定的(18年以来),这给很多从业人员造成了一种长期“会持续这样”的假象。基于这种认知来思考的话,可想而知,后面大概率会处处掣肘。
因为规则的变化是渐进的,节奏不会是一下“旧貌换新颜”,大家照章办事即可;而会是一点一点演绎,一点一点变化,——可能你会觉得先是掉了一捆绳子在身旁,然后是在你身上胡乱绕了几圈,然后好像绑的规整了些,然后怎么紧了一点,又紧了一点。每次变化都不至于让你绝望,但“温水煮青蛙”最难逃生,“钝刀子割肉”痛苦感最强。
量化行业不会消失,相反,未来一定会更加蓬勃。但阶段性的规模和红利效应一定是看不见了。投资和融资端,都会形成新的方法论,新的业务模式和格局。
公平性是什么?哲学层面有过程正义和结果正义之争,放到这里也一样。最终解释权并不在从业者手里。但无论哪种层面的公平,都是针对社会、金融和资管来说的,而不是“就量化论量化”。技术需要放在社会价值的背景下来思考,这是很多量化技术员们需要学习的一课。
多说一句,未来的几个大方向我觉得是确定性的:限制高频交易和部分衍生工具的应用;消除制度套利空间,或者说拉平规则(特别是公私募量化之间);进一步加强信息披露要求和相关约束。行业的合规成本一定是持续提升的,这对初创型的公司不太友好,但对长期的“良币驱逐劣币”是有极大好处的。
其四,量化的人力资源供需关系阶段性反转。
过去几年,行业的高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投研端动辄硕士博士,实习工资都炒到了上千元一天,市场端也是,有段子都说了,当主观的私募市场总监纷纷投向量化的时候,当颜值在这个行业已经卷到极致的时候,可能这个行业的黄金时刻也到头了?
业内的人才价格真的是波涛汹涌,持续水涨船高。对比其他行业的门可罗雀,量化简直成了金融硬核科技的代表,受到各种追捧。甚至我接到了好几个咨询,高中毕业选专业,都要冲着将来毕业了能够加入量化公司。
一个行业当阶段性有较高性价比的时候,吸引人才的大量流入是合理的;但如果一个行业的“虹吸效应”过于明显,就会由于这种不平衡带来很多问题。比如阶段性大量投研生产力的供给,也会导致策略同质化的“杠杆倍数”急速提升,而一旦遇到“去杠杆”的行情,可能劳动力市场会比资金市场更早反映“出逃”。而且这种影响是更有粘滞性的。
流动性危机刚刚结束,现在很多公司可能都还忙于策略的调整,以及越来越多的处理客户和市场端的质疑、投诉,但紧接着的,一定是内部体系的再梳理、对未来发展节奏的再规划。
这个行业过去两年涌现了很多新生力量,有些是冲着长期进入的,有些则是这种情况:有钱的老板看到这个行业的机会,于是开始搭团队,做投入,希望能够首先管好自己的钱,然后能够快速积累业绩快速进军资管管别人的钱。这没毛病,但这波危机过后的一地鸡毛,让这些老板们发现,第一自己的钱看起来前面赚的挺快,但亏起来更快,甚至不仅把前面赚的赔进去了,本金也亏进去不少并且似乎短期看不到翻盘希望;第二希望投入个一两年就能快速提升规模进军资管的“梦想”暂时好像看不见了。老板们都是聪明的,绝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于是可能接下来就会纷纷在经营上“止损”,开始砍成本,甚至退出这个市场。
还有一些大的机构,可能由于内外部种种原因,要么主动寻求收缩以求全身而退,要么被动降本增效,——主要是,这次真的把很多人打蒙了,所谓的高投入,算力也好算法也好,竞在市场面前如此苍白无力,那么,我养那么多人,投入那么大,到底产生了多少实际的价值,还是说都是“南柯一梦”?想不清楚的,或者看不清楚的,观望就成了最佳选择。
于是,未来一段时间,大概率会看到大量的供给会被陆续释放出来,需求则会更加向真正有特点有核心能力的少量人才集中。整体的行业人力成本预计会大幅下降,逐渐向其他细分资管领域对齐。
希望上面这四点“乌鸦嘴”并不仅仅是一个所谓未来的预言,而是一些提醒,一些思考,甚至化为一些行动的影响。有些东西,我们虽无法阻挡,但我们依然可以改变我们自身在其中行进的轨迹。
山河的重整归根到底是给“后生”带来了机会。多数行业大概率都会走出“螺旋式上升”的轨迹,有人问,达总你是不是也追高了?不是的,真正长期主义的人,会从每一次危机中看到机会和希望,行业也会在每次危机中蜕生出更强大的生态体系。我们都期待着,下半场之后,量化更加精彩。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由作者授权本平台发布,若有其他不妥之处的可与小编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