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政信三公子
题图:政信三公子微信公众号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大家好,我是三公子。
(一)
聊聊市场尚未充分理解的政策信号。
半月谈发了篇文章,看的我心潮澎湃。
钟华者,中华也,中华民族锐意改革。
文章中提到: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更加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更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更加需要通过改革补短板、强弱项,协同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需要通过改革推进各方面创新,更好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需要通过改革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为创造高品质生活注入不竭动力…
出路在改革,希望在改革。
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谱写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周教授则更加直白。
周教授在文章中提到:
从内部看我们现在面临的经济形势是成本在变化,并且核心是体制成本的重新上升。
...没改革开放前,劳动力更便宜,那个时候没有中国奇迹,现在看非洲很多国家的劳动力比我们还便宜。
不是要素便宜就能够变成竞争力,要素变成竞争力要变成产品,要素变成产品要组织,组织要在一个体系里头运行。
这就引申出来了体制的问题。
所以,让中国经济崛起的真正秘密不是原来穷,而是把原来导致穷的封闭变成开放,在开放当中允许组织创新,进行体制改革。
所以,中国的成本优势不完全是原来的劳动力便宜,主要是第二项优势,通过改革,把原来奇高无比的制度成本大幅降下来了。
我们的经验已经证明,体制成本降,经济就会很好地发展,体制成本上升,整个国家民族就会被拖住。
总之,中国不创新、不改革,不会走出现在的困境。
当社会思潮开始重新讨论二次改革,
在持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的过程中:
就会释放出新的生产力,
中国经济就能再次腾飞!
分享一段我写于3年前的文章节选。
老粉丝应该都读过《第二次改革开放和被洪水追赶的孩子》这篇文章,后来被协和了,里面提到:
现在到了对没来得及那部分内容第二次改革开放的时候了,过程中将伴随着结构性红利的持续释放。
过去的梗阻,
可以成为市场再次出发的财富源泉。
注:我没想到,因为口罩,改革拖到了3年后...
(二)
财新最近的封面文章是:
《日本经济三十年》
我并不认可日本的药方,国情悬殊。
日本的药方大概是:
①财政给银行不良擦屁股。
从地产不良到产业不良,
再搞一轮当年的AMC化债。
②长期低利率,减轻债务压力。
既然投资回报差,那就资金成本更低。
央行买股也买债,努力托住资产价格。
③企业出海,参与国际分工。
产能输出,金融输出,海外反哺国内。
在我眼中,国内最大的问题不在这里。
个人理解里:
国内最大的问题,在于塔西佗陷阱。
原来政策说要干嘛,
第二天股票就涨停,
大家从来不怀疑政策的效果。
党带着我们发财,跟党走,发大财!
但是现在政策说要干嘛,
第二天股票拉高就跑路。
凝不成一股劲,各自都有小九九。
兜里没钱,越干越亏,难免有怨气。
党从风风雨雨中走来,
依靠的是人民对党的信任。
如果失去了信任基础,
所有的政策都是无源之水,来去空空。
再好的政策都会无枝可栖,落不了地。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徙木立信。
徙木立信包括金子和信用两个层次。
①金子是人民能看到摸到用到的实惠。
钱包空了还鼓励消费,和肚子饿瘪了拉不出屎还吃泻药一样,都是本末倒置。
用金子说话,用人民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到的实惠说话,这样政策就不会空来空去。
②信用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前提条件。
现在举国体制搞科技创新突破,
就像当年一穷二白时搞原子弹一样。
穷的没裤子穿,全国人民拧成一股绳:
先是打了朝鲜战争,
又在珍宝岛击退苏联,
再然后打赢对越反击战。
当年的内部条件比现在糟糕,
当年的外部环境比现在恶劣,
中国人民却有着美苏都嫉妒的精气神。
我从来不觉得当前的内部经济和外部环境是什么过不去的槛:
因为我们有着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民。
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句话是亘古不破的真理。
这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里提到:
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今天和大家一道详细拆解下这段话:
①宏观政策要协调配合,取向一致。
原来各部委是自扫门前雪,这样就会出现合成谬误。合成谬误最大的问题是:
政策出的越多越勤,
市场跌的越快越深。
大家不是盼着出政策,
而是盼着别乱出政策了。
②宏观政策要照顾人民的感受。
照顾人民的感受又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
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
举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发展科技新动能,这是对的。
但是新动能吸纳就业远远不如旧动能。
地产和基建链上的上亿农民工怎么办?
财政如果出支持科创的政策:
那些正在供楼的农民工(新市民)面临收入下滑,房贷能不能获得银行让利呢?中央能不能给外出务工大省试点支持呢?
这就是第一个层次,政策更协调。
【第二个层次】
政策好不好,
要什么政策,
人民说了算。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由作者授权本平台发布,若有其他不妥之处的可与小编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