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世纪疫情冲击、百年变局加速、经济全球化逆流,以及我国经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复杂环境下,资本市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伴随资本市场改革向纵深推进,基金行业于变局中开新局,取得难能可贵的进展。
2021年,资产管理行业坚持稳中求进,行业发展持续向好。一是行业规模质量迈上新台阶。规模体量稳步增长。截至2021年末,中国证监体系公私募资产管理规模达到67.8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88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25.56万亿元,较上年未增长28.5%;私募基金规模达到20.27万亿元,同比增长19.5%。产品结构持续改善。公募基金中权益类产品规模达到8.63万亿元,占比提升至33.8%。私募股权与创投基金规模13.14万亿元,占比64.8%。持牌机构私募资管业务规模15.98万亿元,其中,标准化资产占比达到80%。投资者结构更加均衡。公募基金中,居民出资占比上升至54%;私募基金和私募资管产品中,居民和非金融企业直接出资占比提升至24.4%,私募资管产品出资占比下降至4.4%。二是有力推动居民财富增长。截至2021年末,公募基金公司受托管理各类养老金规模合计3.96万亿元,同比增长17.5%,超过我国养老金委托投资运作规模的50%,服务养老资产配置的效能进一步发挥。公募基金已经成长为居民理财和养老金融服务的中坚力量。三是有效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截至2021年末,公募基金投资股票7.01万亿元,投资债券12.85万亿元,其中持有A股市值6.11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8.1%;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2.84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3.8%。另外,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对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发挥重要作用。私募基金在促进科技创新、支持专精特新产业发展方面作用突显。截至2021年末,有88.3%的科创板上市企业和61.8%的创业板注册制上市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获得了私募股权及创业投资资金的支持。各类私募基金在投项目12.27万个,在投本金8.67万亿元;其中,在投中小企业项目7.75万个,在投本金2.45万亿元;在投高新技术企业5.01万个,在投本金2.14万亿元。
为客观认识基金行业现状,把握未来发展方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编辑写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报(2022)》(以下简称K年报》)。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我们对《年报》做了进一步完善,尽可能追历史数据,分别围绕产品、管理机构、中介机构等,从不同维度、不同角度全景式勾勒行业发展现状与特征,增强《年报》内容横向与纵向的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