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美港两地上市的中概互联网出现很大幅度的调整,甚至部分个股腰斩了。
也有很多资金在抄底。
很多人关注中概互联网ETF(513050),这个产品最近很火,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占据五成多仓位,今年净值下跌不少,规模反而增长了100多亿。
其实不只是这个产品火,华夏的恒生互联网ETF(513330)今年1月底成立,规模75亿,规模不小吧。从成立到现在,这基金净值已经跌了30%多。
基金总规模是不是差不多要跌到五十亿左右了,错,这基金规模反而近期已经破100亿规模了,没别的,抄底买入的人多。
又比如广发基金昨天也上报了海外中概30指数的ETF,中概类基金很热闹。
又比如教育ETF(513360)很多人说这是运气最不好的ETF,成立时候2亿多规模,遇到政策雷了,基金净值基本上算腰斩了,结果规模还是2亿多,对,还是抄底的人。
当然也有些人觉得打不过就加入,打不过美股,那就开始买入标普500ETF,博时的标普500ETF(513500)在净值上涨和投资者申购的共同作用下,总规模本周也突破40亿了。
我跟大家说一个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说起来很复杂的事情,中概互联网ETF溢价。
这个产品很火,近期溢价,但是其实这个产品的溢价是一个很复杂的情况,而且我算不出来溢价多少。
为啥?
国内ETF你可以根据股票走势算出IOPV(Indicative Optimized Portfolio Value,IOPV),国外的美股在北京时间早上就收盘,你就能大体算出纳斯达克或是标普500ETF的净值了,而且全天保持不变。
举个极端例子来说:假设一个ETF只有A股上市贵州茅台和五粮液这两只股票,那么我们盯着贵州茅台和五粮液实时走势就能看出这个ETF实时估值。
但是中概互联这基金不一样,地跨多地多交易所,美股停了港股在交易,港股停了美股交易,比如阿里巴巴等成份股美港股都有,两地市场股价互相影响。
所以中概互联的实时净值其实是不断在变的,阿里腾讯美团都在交易,有些机构或是软件提供的中概互联网的IOPV竟然是不变的,这显然不对。
如果港股的中概反弹,中概互联的实时净值其实可能又增加,所以溢价是可能的,但是如果简单的说中概互联溢价多少,这是不严谨,因为实时变化。
这就和去年上半年很多人说油气类QDII基金跟想象中的净值不准,有些油气类QDII地跨美国、瑞士、英国、日本等全球多地,不断交易,油价又实时变化,你只看美国,肯定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当然也不是没有办法,交易时间,港股的时间覆盖A股,腾讯和阿里巴巴美团京东网易等股票占比高,大体可以算一下。
比较麻烦的是交银的中概互联网LOF,阿里腾讯美团占比低,更不好估值。
汇率问题我就不大讨论了,如果单个交易日来看,汇率波动相对可控。
再说一句:
以前,易方达有个中概互联的ETF,交银有个叫中国互联的LOF,注意一个是中概互联,一个是中国互联。
易方达这个基金今年规模增加100多亿,这次深交所场内基金扩位改名,交银直接改名为中概互联网LOF了,这个可以说是改名最好的典范之一了。
现在倒好,两家公司,一个中概互联网ETF,一个中概互联网LOF,安能辨我是雄雌?
当然我提醒大家:不同人不同思路,有些人觉得溢价高了不好,要买0溢价或是少溢价的产品,有些人觉得互联网已经跌了这样多了,大家不要计较这些溢价,要看大趋势。
还有限额问题。
觉得限额很不好,宁可买场内溢价一些爽快买,有些人坚决场外买,限额就限额,坚决不溢价买。
有些人直接就坚决不买限额产品,这个产品只要限额了,一分钱老子都不买了。
每个人的思路都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