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讲干货不带货的Hanson。
财富端关注主观CTA主要是在2021年,在此之前个别有路道的投资人会投到一些这类的产品,浙江当地的较多,宁波杭州为甚。
CTA在财富领域冒头也是源于2020年,虽然主观(股票)策略那些网红大白马是当年的宠儿,CTA的业绩表现也毫不逊色。尤其是在2021年3月那波股市的深度回调,CTA已然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也正是从那个时间节点开始,更多的投资人开始向CTA的策略上转移。
从2021年后续的行情来看:意料之外的场景和干预比较多,这些都是量化模型难以识别的模式(信号),因此在5月、10月等关键点上量化CTA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相比之下,主观CTA的业绩非常抢眼,基于产业逻辑(某些品类板块的更深理解),加之人的盘感和预判能够快速响应这样的环境。
于是,投资人的目光又转向了主观CTA。当然,这类策略的额度要比纯量化CTA更加稀缺,并且主观CTA管理人之间因为交易逻辑不同,收益来源的差异也很大,便是一个比较好的分散配置(下图)。
不过呢,2022年主观CTA的表现相比2021明显要弱。在上半年被量化CTA超越,到9月份才有所赶超,但全年整体收益情况比较一般,但从下图来看,回撤和波动要比量化CTA小很多。
其实,策略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只是特征不同,适合的环境有差异而已。我们要做的是结合市场情况,在一定认知情况下给出自己的判断,并落实到对应的策略组合上。当然,判断不可能总是对的,也不会都是对的。往往是看对了一些,看错了一些;做对了一些,做错了一些。对与错互相纠缠,赚与亏交叠共生。
净值化财富时代里,理解每一个策略大类很有必要,无论是投资人还是投顾。虽然出于专业知识的不足,可能认知会比较有限,但对于基础逻辑和市场动态仍旧是不应或缺的。
所以在无鱼2023跨年分享的第三场,我特地安排了【主观CTA】的专场,本次邀请了主观CTA交易大佬来给大家对2022年主观CTA策略环境进行整体的回顾,以及2023当年的展望。
主观CTA管理人往往可以分为两个大类:(1)产业型。即管理人拥有产业背景,相关实业链上持有大量的现货,以及常年的现货贸易(境内交易&跨境贸易等);(2)交易型。管理人做主观交易,基于经验和盘感,以及圈内的信息渠道。除此之外,还有一批FOF/MOM,熟悉主观期货交易的个体交易员,从中延伸出的投资框架。
主观CTA的交易基于产业逻辑,供需矛盾产生品种价格的波动,其中蕴含着交易的机会。因此在交易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品种大类的定价权,一般定价权在国内的,主观策略会覆盖得更多一些。定价权在境外,就看管理人各自的本事,这个细分就非常的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对于某几个大板块的关注度会特别高,而有些则一笔带过。当然,每到年底各大期货公司会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投研框架分享,主要是针对机构客户,有资源并且有兴趣的伙伴可以自己找来学习一下。
本次直播的时间比较有限,所以会集中在农产品和黑色两大板块,这也是国内主观期货交易比较多的大品类。农产品还可以细分为:玉米、油脂、蛋白粕、生猪、白糖、棉花这几个品类另外就是黑色和双焦几个品类。这几个大品类的展望看清楚了,大致的交易方向也就出来了,剩下的便是交易执行的细节。
对于主观CTA管理人,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哪几家擅长做的事情,以及他们的交易风格。比如下图中的6家管理人,交易品种都有覆盖农产品与黑色两类,但具体表现在局部会有较大的差异,这是主观CTA的特点。
好了,具体的细节我们就在直播间里说吧,本周四(12月15日)晚上7点半,大家请提前做好时间安排。下图海报的二维码是直播间入口。
觉得【无鱼】分享的干货不错,请帮忙点赞或者转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Hanson老师”,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