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少数派投资
题图:少数派投资微信公众号
市场自2025年开年后,不升反降,大幅回调,后续逐步驻地回升,自春节后开始逐渐回暖上行。其中,最亮眼的是恒生科技板块的涨幅,开年以来已经有26.21%(截止2/18),技术性牛市全面展开。
然而,年后和投资人交流的时候,“回本了赶紧先出来看看”的声音还是有很多,和投资者交流中,以及近期盘面走势来看,市场目前依然处于熊市思维中。所谓的熊市思维,就是有人告诉你,“利多过后,按A股必定是高开低走”等等。而所有这些论调,本质上都是熊市思维,不相信A股的估值会有系统性的修复。
笔者认为,破除熊市思维很有可能就是未来超额收益的来源。在这个时刻,我们应当从过去几年的市场环境中切换思路,要更为乐观,更为积极的参与市场,应对市场。如果依然抱着“熊市思维”,很可能反而会错过后续的投资机会。
牛头刚露尖尖角
首先,市场牛熊思维的变化直接影响方向选择,市场牛熊思维的变化取决于你对市场核心矛盾变化的把握。无论是DS的催化,还是2月17日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已然带动了整个市场的风险偏好。
一方面市场正在重塑超美的信心,另一方面我们也感受到最高层对民营企业的重视。特别是在当下大国博弈阶段,全球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中国快速追赶并取得标志性进展,同时,进一步鼓励民营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撸起袖子加油干具有现实意义,也有预期引导意义。
有很多研究提出,本次座谈会与2018年11月的座谈会,背景上有很多相似点。
相似点在于,都是大国博弈的背景下,特朗普挥动关税大棒,中国经济面临不利外部环境。
不同点在于,宏观内生周期所处位置不同,全球科技革命的环境不同。
从市场的角度,也有很大不同。2018年座谈会时,国内市场仍处于探底阶段,直到2019年年初,才真正见底。
而当下,市场因为去年“9.26”的巨大政策转向,已经整体自底部明显抬升,且科技股在2025年初以来,已经呈现上升的趋势。
所以,如何把握当下市场行情呢?
春节以来,AI为代表的科技浪潮,涨幅不断抬升,DS的出现,给了未来AI低成本训练升级以及应用广泛的想象空间。
从市场结构中看,当前AI应用是先锋,代表着最强最乐观的产业趋势;宏观链的中游制造业表现不弱;最弱的是债性最强的高股息板块。
因此,牛市便成了双轮驱动,一个轮子是代表产业趋势最前沿的AI,宏大叙事之下光明的未来;另一个轮子就是926拐点之后经济基本面有边际改善。
目前产业趋势最前沿的板块交易有些拥挤,带动了总体市场的情绪。很多投资者担心是否有泡沫。笔者认为短期机会不会结束,是炒完一波,是歇一歇继续炒?还是炒完一波,换个细分板块接着炒?亦或是,没有停歇,一直先炒个半年一年?
这就要取决于重仓方向自身基本面和估值的变化,以及有没有可能成为市场资金新的共同选择。这些是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和跟踪的方向。
总的来说,市场积极的因素还在积累。我们应该破除“股票熊市思维”这一信仰。这是最核心的一条。
首先,摒弃“回本即止盈”心态,避免锚定效应对我们的影响,避免过早下车。
其次,动态平衡估值与成长性,打破熊市思维,把握股市中最基本的规律——估值是有底部的,估值也是有中枢的,所以,贵了、涨疯了就卖,跌到便宜了就买。
最后,超额收益从来属于乐观者,当前市场的核心矛盾,是“熊市思维”与“科技革命”的认知差。打破惯性思维,正是拥抱新周期的第一步。
免责声明:
您在阅读本内容或附件时,即表明您已事先接受以下“免责声明”之所载条款:
1、本文内容源于作者对于所获取数据的研究分析,本网站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本网站概不承担;阅读与私募基金相关内容前,请确认您符合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条件。
2、文件中所提供的信息尽可能保证可靠、准确和完整,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亦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
3、对于本文以及文件中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文以及文件发送对象仅限持有相关产品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请勿对该材料复制或传播。侵删!
4、所有阅读并从本文相关链接中下载文件的行为,均视为当事人无异议接受上述免责条款,并主动放弃所有与本文和文件中所有相关人员的一切追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