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起朱楼宴宾客
题图:起朱楼宴宾客微信公众号
去年的猜想文章说2024的关键词是复杂,原本是想找个讨巧的模棱两可的词,毕竟这是猜想文的惯用套路。没想到居然失败了。
事实上,2024年意外的简单明快,或者说,直给。
因为眼瞅着要进入非常糟糕的负向循环,所以xx出台刺激政策。
因为极端撕裂的两党相争和民怨沸腾的社会现状,所以xx王者归来。
因为迫切需要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来引领世界走出泥潭,所以xx引人注目。
因为无法控制的货币滥发和往日重现般的阵营对立,所以xx和xxx涨势喜人。
你看,就算全部用xx来代替,你的脑海里也应该可以直接跳出相对应的词汇。
说好的复杂系统呢?说好的险象环生呢?
不过,越是”一切按照计划进行“,越是让人有些不安。
这段时间翻看了很多展望报告,似乎对于2025,所有机构的观点都一致的指向了“机会多多”,特别是对于资本市场的——美股继续涨,A股否极泰来,黄金比特币冲冲冲。
怎么,这时候又开始线性外推了?难道在这样一个宏观大时代里,还能有一年是之前一年的翻版么?
所以这一年的猜想,我想有意避开了一些可能已经成为共识的东西,去聊一些仍然存在争议的主题。
当然我也希望歌舞升平、机会多多,也期待我们能再拥有一个各种资产的全年涨幅都和2024差不多的一年。
但或许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要打起精神、做好准备,毕竟我们在亲身经历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乱纪元。
猜想一:化债或许就是解决中国这一轮“完美风暴”的那个扣,但问题是,力度够不够。
我们还是从中国的宏观政策“猜”起吧,毕竟它在2024年四季度是大家关注的焦点,2025年依然会如此。
事实上,如果让我定义过去一年中国宏观发生的事情,用完美风暴(perfect storm)这个词并不为过。
如果有朋友还不太熟悉这个词的话,我可以稍微解释一下。
它最早是一个气候学用语,代表了“在多重因素的罕见叠加下产生的一种气象事件”。比如由一个带来暖空气的温带低气压,一个带来干燥冷空气的高气压,和一个带来大量暖湿水汽的台风共同作用,引发一次危害巨大的风暴。
这个词真正走入公众视野,是因为在08年金融危机时被媒体大量使用,用于形容危机诞生的原因是如此的“凑巧”又“必然”。
而在过去一段时间的中国,类似这样的现象也出现了。
我们有因为三年疫情而严重受损的消费者信心,有严监管周期带来像教培、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的极速刹车,还有以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强度和速度演进的房地产下行周期。
而最终引发这一场“完美风暴”的,却很可能是在三年前大家都为之拍案叫好的一项要求,那就是中央要求地方政府压降债务。
“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政府杠杆率要有所降低”。——2021年3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
“对于地方政府债务,中央坚持不救助原则,省级政府对债务风险负总责。各省级政府要压实防范化解隐性债务主体责任,统筹调配区域各类资源。”——2023年7月4日《国务院关于2022年中央决算的报告》
为什么当年会为之叫好?是因为这条要求单拎出来没有任何问题,甚至是应该也必须要做的。
不仅如此,前面说的几个背景因素,比如严监管周期和房地产泡沫出清,其实单独看都有其时代背景,对长期未必就是有害的。
但当他们放在一起的时候,一条“死亡链条”就形成了:
让处于房地产下行周期、土地出让金大幅缩减的地方政府去压降债务,无疑就是让他们减少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拉长对to G企业的付款周期,甚至铤而走险去增加罚款收入和“远洋捕捞”。而这样一来,又会让已经被疫情折磨的死去活来的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的现金流状况恶化,进一步伤害这两个部门的信心。
所谓的需求不足、物价下降、通缩螺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如此一来,或许大家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当九、十月份宣布新化债方案的时候,比市场更激动的是很多经济学家。
因为看起来,这真的很像是解开整个负循环的扣。
我曾经在知识星球分享过一篇看起来不太起眼的财新专栏文章,那篇文章的作者是社科院研究员汪德华,标题叫做《关注存量型财政开支的重要影响》。
事实上,这篇文章提出的“存量型财政收支”的说法,就能很好的让人理解这一轮化债方案的价值究竟在哪里。
如果我们把财政收支分成收和支两部分,以及增量型和存量型两个维度,那么增量型收入指的就是税收,而存量型收入则是政府将拥有的各类存量资金、资产、资源转化而来的收入——比如之前地方政府最为依赖的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其实就属于存量型收入的一种。
就像这篇专栏里说的,从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就已经从增量型收入的税收,转变成了存量型收入了。
所谓的“大力挖掘盘活存量资金,以及存量资产和资源转化收入的潜力”,说人话就是卖地、卖矿石开采权、卖机关食堂经营权,卖一切可以卖的东西。
然而房地产下行周期来了,土地没人买了,而其他能卖的基本上已经都卖了,所以在新一轮财税改革还没有实施,增量收入遥遥无期的情况下,这两年地方政府的存量型收入出现锐减也是很好理解的事情。
而另外一方面,地方政府的存量型支出却越来越多。
比如债务利息,比如之前化解隐性风险债务的支出。这种支出的核心特点是“为了解决存量债务,而不是用于执行地方政府的增量任务”。
增量任务是什么?其实就是发展当期经济社会事业。所以就算是总盘子不变的情况下,还债支出多了,用于发展的钱也会减少。
而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存量型收入减少,一方面存量型支出的负担却在加重,一增一减,从财政角度来看,地方政府的运行自然就愈发艰难了——不但用于经济发展的预算会削减,而且为了贴补家用,完成上级政府的化债要求,像远洋捕捞、罚款、拖欠企业付款这样的举措也就随之而来。
那么,解决这一切的根本是什么?既然存量收入端从短期看很难改善,那么解决支出端的问题就变得格外重要。
而这次新化债方案想要解决的就是“支出端”里的大头——隐性债务风险化解支出。
无论如何,至少要在明年,让地方政府的收支天平能够重新恢复平衡。
因此,虽然在很多人,包括很多外资机构看来,这次的化债方案是路径依赖,并没有把钱直接砸向消费就是不及预期,又或者感觉是左口袋倒右口袋,只是把债务从一张表移到了另一张表,没解决任何问题,但或许他们忽略了一个最大的要点,那就是化债可以解决目前负向循环的那个扣,那个引发另外两个部门需求不足和信心不足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发现了这个扣就万事无忧了。
一方面自下而上来看,各级政府都有瞒报债务的冲动,目前的化债规模是否就能解决问题尚未可知。另一方面自上而下看的话,负向循环已经启动,现在就算把扣解掉了,已经开始缓缓转动的齿轮是否就能停下来,甚至可以重新往好的方向去转动,很难说。
当然,不管怎么说,迈出第一步总归是对的。2025年,就让我们来观察一下地方政府的变化吧。
猜想二:特朗普政府会更加刀刃向内,以国内事务为主,中美关系反而可能迎来一个短期转机。
如果说我们对中国明年的期待是通胀和信心的循环可以重新缓缓启动,那么大洋彼岸的经济学家们(当然也包括美联储)正在祈祷的,应该是重新上台的特朗普不会把本来已经快要控制住的通胀前景重新搅得一塌糊涂。
不过事实上,由于这位“王者归来”的大佬在政策方面的举措有着诸多的矛盾之处,以至于听了那么多节目看了那么多分析之后,我感觉美国通胀会在未来几年重新抬头已经变成大家的一致预期了。
而这也反映在了美国国债市场上。谁能想到,一个明明刚开始降息周期的国债市场竟能在下半年硬生生走出V字反转呢?
所以我的这个猜想也不想涉及这个方向了,而是想推测一下,这位老兄在上台第一年,全开的火力究竟会指向何方?
最近一直在看相关的资料,不是特朗普的,而是在他背后若隐若现的那些智库的。
原因也很简单,如果说他的第一个任期是政治素人,无人可以预测他的政策走向,甚至他自己也有一些东一榔头西一棒的话,那么这次可完全不一样了。
这四年他绝没有虚度光阴,那些押注于他会卷土重来的聪明人们也没有干等,而是做出了一套又一套的政策建议摆在他的案头。
所以说,如果2016年大家只能从他自身的一言一行、蛛丝马迹中揣摩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那么这次其实抓手多了很多。
从两年前美国传统基金会呈上的那份备受争议的《Mandate For Leadership 2025》,到选举期间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公布的《2024 GOP Platform》,再到特朗普自己在上次选举失利后成立的智库美国第一政策研究所(America First Policy Institute)网站上的政策文件。
我并不是在说特朗普真的会一五一十的采用这些文件里的政策建议,但他的思考逻辑、政策方向乃至长期战略却很可能会来源于他“卧薪尝胆”期间围绕在身边的那些人,以及他们提供的信息里。
关于看完这些资料之后的具体思考,我应该会放在之后的一期播客节目里,在这里只想提一个关键词,那就是drain the swamp。中文翻译成排干沼泽。
这个词的字面含义来自于疟疾盛行的年代,人们对华盛顿特区的沼泽地进行物理排水以减少蚊子的数量。而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个词就被美国的政治家们大量使用,表达要减少特殊利益集团和说客在政府和政策上影响力的一种决心。
事实上,特朗普在2016年大选就曾经大量使用过这个词。
根据维基百科的记录,在那次大选前的三个星期里,他在推特上发布了79条带有 "排干沼泽”标签的消息。但很显然,在第一个任期内他在这一点上是失败了。他才是那个铁打的营盘上面流水的领导,并没能撼动联邦政府的一丝一毫。
原因也很简单——他上次的队伍里没有什么能帮自己把这条思路贯彻下去的自己人,而以一己之力对付已经运转多年的官僚机器,这恐怕比在谈判桌上赢得一次交易要难得多。
可这次不一样了。他现在的队伍里全是自己人。而如果以改革美国的官僚机构、重塑美国的官僚体系作为上任之后的新官三把火,不但可以迎合现在选民的很多呼声,还可以减少对自身的权力限制,更能为自己在退任后依旧影响美国政坛、确保MAGA议程能得到继续执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石三鸟,何乐不为?
所以特朗普会在组阁期间第一时间宣布对马斯克的任职,所谓的”政府效率部“直指他的这一政治目的。
当然,这个部门能否成功尚未可知,甚至现在很多人在预测特朗普和马斯克会很快分道扬镳——毕竟两个alpha男是很难愉快相处的。
不过这一点我倒觉得不用过于担心,毕竟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基础,以及可以互利互惠的长期目标,这可比单纯的“情投意合”或者“兄弟意气”要更有韧性。
更何况,如果看这个尚未成立的政府效率部在X账号上发表的第一条消息,就会发现它很聪明的选择了现在选民非常关心的范畴。比如说,医保。
大家可能都知道之前美国医保巨头的枪杀案,但可能很多朋友还不知道的是现在美国的民意有多么支持这个凶手。
是的,对于一个毫无争议的杀人犯,在年轻群体有40%以上的支持率,就算在全部人群中,也有20%以上的人认为是可以理解甚至支持的。这足以看得出“天下苦秦久矣”。
所以说,如果马斯克先拿医保相关领域作为“杀鸡给猴看”的标的,那是非常聪明的选择。
当然,既然马斯克控制着X,他自然也会知道现在选民意见最集中的政府部门到底有哪些。如果能一个接一个的集中火力将这些部位作为突破口,DOGE没准在2025还真能取得让人意想不到的成果。
那么,如果以刀刃向内作为发力主方向的话,特朗普政府对外又能展现出什么样的影响力呢?
如果要选一个领域的话,相信特朗普最希望”挥洒热血“的当然是贸易体系。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和他上届任期相比,目前美国的贸易逆差可谓是更加糟糕了,他怎么会错过这个让民主党颜面扫地的机会呢?
关于这个问题就不展开了,就算广场协议2.0最终真的会诞生,相信也不是2025年会发生的事情。而明年特朗普能做的,或许还是来和中国落地一个贸易协议。
前两天看到Clocktower Group的一篇报告,有个观点很有意思:
由于在美国国内的回旋余地有限,拜登政府无法向北京做出任何让步。与拜登不同,特朗普总统在中国问题上拥有绝对的政治资本,因为美国国内没有任何人可以指责特朗普总统对中国软弱。正如“二十世纪只有尼克松可以去中国”一样,“二十一世纪或许只有特朗普可以与中国谈判贸易协议”。
细想下来,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如果说现在在美国政坛,anti-China绝对是政治正确之事,没有谁敢对中国”示弱“的话,反倒是最早挥舞这面大旗的特朗普,现在才有可能在和中国谈完条件回国后不会被群起而攻之。
两个都急于解决自身问题的国家能够因此各退一步达成协议,大概也是我能想到的2025年”最浪漫的事“了。
当然这样一来,问题就不在中美之间了。毕竟当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依然试图扩大份额,而第二大的制造业国家试图让产业回流夺回份额,那你猜,受伤的会是谁?关系紧张的又会是谁和谁?
这一part的最后还是想聊一下美国的通胀问题。毕竟鉴于过去几年我的猜想文中最准确的都是和通胀有关,虽然这部分大家似乎已经有共识了,但还是忍不住说两句。
事实上,目前美国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对通胀的预期十分撕裂。一方面,大家口口声声说特朗普的政策可能会引发再通胀,但另一方面,从目前股市的定价来看,美国的长期通胀预期仍然稳稳的落在2-3%的区间内,并没有什么抬升的迹象。
前段时间,还是在Clocktower Group的研究报告中,我看到了一张很有意思的图表:
简单来说,虽然共和党一直宣称自己致力于打造小政府、减少政府开支,但是从财政赤字的变化来看,他们自身才是美国财政赤字恶化的”罪魁祸首“。
这背后当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共和党喜欢推行减税政策,这会减少财政收入,但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他们花起钱来毫不含糊。
从挥霍的财政政策,到贸易保护主义和反移民政策,再到MAGA意识形态兴起和全球供应链重构,如此多的因素叠加起来,就算特朗普上台后能通过加大原油供应把油价压制在50美元以下(虽然鉴于中东冲突愈演愈烈,关于这一点是否能达成还要打个问号),我们依然几乎一定会在某个时间点看到美国的长期通胀预期的抬升。
猜想三:中国企业的内卷短期到了一个临界点,无论内部舆论还是外部压力,都在要求改变。
这个世界在去年一年发生了太多的殊途同归。
比如我在之前的一篇随笔里写到的,东西方的媒体一个向左一个向右,一个走向绝对的沉默,一个奔向纷繁的偏见。
看起来是两个极端,实则更可能都是这个割裂的时代的真实投影。
除此之外,其实医疗领域也是一样。
刚才提到美国那边的医保问题天怒人怨,中国这边则是用另一种方式在体现类似的问题。去年结束的新一轮集采的降价已经到了让所有人匪夷所思的程度。这背后当然有制度调整的空间,另一方面,又一次将中国企业界的“卷”搬上了台面。
财新关于集采的专题文章里道出了降价的本质:
“现在这种非理性的降价,很大程度是企业对集采出局的恐惧。因为不能入围,意味着前期一致性评价的投入全部会成为沉没成本。对于只有一个或者几个品种的中小企业,不中标就可能破产倒闭。”
卷这个字火了好几年了,但好像都没有2024年如此引人注目。
个人卷,企业卷,消费行业卷,制造业也卷。如果说繁荣时期,大家说起卷还带有一些指向充分竞争的意味,脑海里还能浮现出热火朝天的景象的话,那么时至今日,说到这个词就都充满了怨怼、不满,甚至不解。
以企业界为例。2023年官媒还在敲锣打鼓祝贺中国的“新三样”——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产品合计出口突破一万亿,可到了今年,各级政府和行业协会都开始组织座谈会研究如何避免这几个行业的内卷问题了。
毕竟光伏行业的摇摇欲坠已是行业共识,新能源汽车的卷也已超出了正常市场竞争的范围,就像一位官方研究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
“所有的企业都在‘卷’,产能过剩、‘内卷式竞争‘带来的是企业无法按正常经营情况来涨价,好企业、坏企业都是在熬,勉强活下去,在最低价格上再往下试探。现在这不再是微观问题,而成了宏观问题。”
你看,和刚才医药行业人士说的又是一个殊途同归。
非理性、沉没成本、破产倒闭。
产能过剩、无法涨价、勉强活下去。
本来产能过剩这个词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并不是新鲜事。90年代末的钢铁水泥,加入WTO后的纺织家电,再到2016年那轮著名的“三去一降一补”,中国这些传统制造业的产能周期波动之大早就是研究者们的共识。
但这一轮情况还是有所不同。
新能源车、光伏、动力电池等等技术和资金密集度高、可贸易程度高的新兴和前沿行业,本来并不是容易出现过剩压力和风险的行业集群,然而一旦出现,在国际贸易领域引起的扰动,甚至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程度,都是早先水泥煤炭那些行业所不可比的。
那么,何以至此?
第一、当然还是在为过去特殊的几年还债买单。
疫情期间大幅上扬的海外需求,不够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再加上对后续国内需求形势的错判,让这些行业的企业铆足了劲加capex、上产能,等到突然发现需求并没有想象中旺盛的时候,固定资产已经砸下去了,硬着头皮也只能开工了。
所以只要能覆盖变动成本就得生产,至于怎么卖得出去,那就只有卷价格,或者卷出海了。
第二、与地方政府的”推波助澜“也密不可分。
我自己前两年也跑过好些地方政府,知道他们的招商引资以及产业投资基金对于这些新兴行业有多么强烈的偏好。税收优惠、补贴政策琳琅满目不说,产房近乎白给,还能配套一大笔资金投资。只要是能落产能的新质生产力企业,什么条件都好谈。
在这样的强力刺激下,自然会有大量企业冲昏了头脑。
第三、也与海内外很多市场机制失灵有关。
原本这种具有全球产业链属性的行业,是可以通过上下游的沟通协调,或者诉诸WTO等国际贸易规则来消化和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但随着贸易保护主义兴起,以及各国政府和跨国企业也开始考虑供应链安全等问题,通过国际合作和规则体系来平衡供需变得异常艰难。
以上每个原因,其实单独拎出来都有解决之道,而当他们合在一起的时候,市场就会呈现出所谓的“无利润繁荣”(profitlessprosperity)景象——
乍一看行业依然蓬勃发展、欣欣向荣,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失去了盈利能力,大家都是在生存边缘挣扎。
当然,就像很多研究分析以及官方表述中所说,这些行业从长远来看未必就是产能过剩,甚至还大有机会,毕竟绿色和环保是长期主题,中国的这些企业也确实有极强的技术竞争力。
但短期的供大于求就是会让企业苦不堪言,裁员和倒闭等新闻频频爆发,更让人忧虑的是,还会在国际社会引发对中国制造的不满。
不要觉得那些国家是在无理取闹,毕竟这和当年made in china的衣服和玩具畅销世界还不一样。在当今这种国际形势下,让电力、交通等等领域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全部变成中国制造,而本国的企业因为竞争不过而破产倒闭,这会让很多国家的政府无法向自己的人民交代。
更何况,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这些中国产品的出海价格也并非利润丰厚,单纯是为了消化产能才把价格打到这么低,那让不理解中国市场运作机制的外国友人又怎能不怀疑这背后存在国家意志呢?
当然,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这背后的苦。
如果再站在国家和监管的角度去思考这一问题。上一轮供给侧改革主要集中在上游资源品,国企占比高,政府对其认识更加透彻,所以抓大放小、合并整合的动力和能力也更足。
而这一轮面临过剩风险的更多是下游行业,民企占比高。这样一来,上一秒政府还在对”新三样“的产量扩大和全球份额提升喜闻乐见大肆赞扬,下一秒又怎能意识到企业的盈利状况已经摇摇欲坠了呢?
当然,时至今日,大家都意识到出问题了,所以2025年我的一个猜想就是,我们会迎来很多行业内卷的拐点。
还是以新三样为例。
刚才所说的三个原因里,至少第二个是政府可以控制的。所以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202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2025,我们应该会看到相关产业政策的补贴减少,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行为被规范,而很多尾部和腰部企业也会主动或被动的退市和结束生命。
这对于龙头企业当然是长期利好,但短期来看,拐点就意味着波动,而淘汰赛和生存战对所有人来说都会是异常艰难的一年。
猜想四:中国的企业主动或者被动的,都会在与海外不同的技术路线和“以我为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最后还是以一个光明一些的猜想来收尾吧。
事实上,在我翻看关于中国企业发展的资料的时候,更感慨的是很多行业的企业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令人惊叹的发展能力。
比如半导体。
从若干年前,大家就知道这个行业已经不存在幻想,唯有自立自强方可破局。但是那时候和很多业内人士去聊的时候,大家会提到的一个关键忧虑是——如果技术路线就在那里,那么被卡死的感觉就像是在路中央被放了一颗智子,当触碰到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没想到短短几年后,这一点就有了答案——谁说技术路线只有一条?
看到一篇深度报道,产业人士是这么说的:
“原本我们亦步亦趋地追随着别人的创新体系,但现在所有产业链环节都被逼到了死角,你就得自己蹚出一条路来。
现在已有不少中国企业在这么做,目前看来,它们应该有绝处逢生的机会,不过是成本高一点、一开始性能可能比美国路线差一些,但从架构到设计,再到工艺、封装,以及支撑的设备和材料都是自主可控的。”
绝处逢生这个词用的真不错。
如果没有大洋彼岸的禁令,哪个设备商会去研发那些出货量不大、研发投入却巨大的赛道?而如果没有被限制供货,中芯国际这些半导体制造商又怎么会如此积极的去采购那些成熟度还不够、必须得耐心的陪着一起成长的国产替代设备呢?
这些不符合市场化逻辑的事情,也只能在这种被卡脖子的状态下才会发生。
“现在晶圆厂商普遍的态度是,国产设备能用就用。”——财新2024年第48期《限”芯“再升级》
根据好几家券商研报的统计,2024年半导体行业的设备国产化率已经被硬生生的拉到了15%一线,而明年更是会加速上升到25%的水平。
是的,确实只有四分之一,而且关键的光刻机、量测设备还有待突破,但这已经是在前两年只有10%不到的基础上的提升,而且比我之前看到的外资券商的预测至少提前了两到三年。
也因此,我们还在2024年卷出了一家世界前十大的半导体设备厂商。注意,这里的卷就不带任何贬义色彩了。
当然,这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毕竟现在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是国家意志,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所以股东回报并不是现阶段政府和企业最在意的。或许短期会有一些估值上的波动,但相关的上市公司还远远没有到考虑股东回报的阶段。
无独不偶,这两年还有一个领域首次诞生了世界前五的企业,那就是汽车零部件领域。
是的,你没有看错。虽然中国的汽车产量早在2009年就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并一直霸榜,但直到2022年,我们才拥有了第一家在零部件领域闯入前十的供应商企业——宁德时代。
榜单来源:《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
这背后的道理也不难理解。
在燃油车时代,包括发动机等核心领域的技术一直掌握在海外企业的手中,他们未必是声名显赫的整车厂商,但却在各自的领域深耕已久,难以超越。
而电动车的兴起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比如一直无法攻克技术难题的自动变速箱,就因为插电式混动系统的发展而有了不同的解法。
反而是欧美车企,因为原有的技术惯性,所以就算推出插混车型,也会考虑尽可能搭载原有产品,这样既没有发挥出电动化的优势,还拖累了燃油系统表现。
与很多领域一样,上个时代领先的技术反而成为了历史的包袱,技术锁定和领先者劣势的状况再次上演。
当然,除了天时地利,还必须要有人和,就像博世中国区负责人徐大全所说的,
“中国是一个刻苦努力的国家,不仅我们的客户、本土竞争对手努力,甚至各级政府官员也十分努力。博世在中国的研发效率也必须跟上客户和市场的需求。”
由此看来,努力和卷的区别,其实就是在一线间。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从半导体和汽车的例子中可以看到中国发展未来的希望,但另一方面或许也是一种隐喻:
无论是主动也好,被动也罢,如果未来中国越来越多的领域和行业走上了和其他国家不同的道路,那么对于全球化、多极化,甚至是国际关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希望这只是“杞人忧天”吧。
最后想说的是,最近我又重新把基辛格传拿出来读,依旧叹服于这位逝去的老人对于每个国家”底层算法“的把握度。
回看他在一百岁时和经济学人杂志那个超过八小时的访谈记录,里面的很多表述依然对2025年有很多有价值的启示,比如:
“现在美国内部的政治辩论,已经远不是上世纪那种环境了,现在的美国内部很难团结,可在上世纪,就算是对尼克松充满敌意的时期,内部依旧有可以团结和对话的空间。
可这些年来,特朗普和拜登把两党对立推到了顶峰,现在在华盛顿你根本看不到理性的讨论,有的只是攻击,这种只剩攻击的表现,本质上是对自己国家失去信心。
美国人,不再对美国充满信心,反映到政治上就是相互攻击,理性讨论空间变狭窄,反映到外交上就是战略目光的短浅,短视眼前利益以博取眼球和选票,而忽略长期战略目标。”
“对中国来说,中国最大的恐惧是国内动荡,历史上中国屡屡将外国拒之门外,无论是修建万里长城,还是闭关锁国,本质是要与外界世界隔绝,不让外部势力,破坏内部,引发内部动荡。
中国所作的一切外部动作,不是为了打败西方或统治西方,而是为了稳定他们这个庞大国家的内部,这一点是现在美国的政府专家无法理解的了。”
2025年,乃至未来的很多年,这个地球上的两个超级大国,依然会为”重树信心“和”稳定内部“而不懈的努力。以上的四个猜想,不过是围绕着这两个目标的一些可能性的讨论。
而从更广泛的维度来讲,历史的车轮不会以任何个人,甚至国家的意志为转移向前推进。所以,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
可能就像基辛格在采访的最后,当主持人问他对未来究竟是悲观还是乐观时候说的:
“历史的发展通常会出人意料,并且总体来看人类的历史都在向更文明和更好的方向发展,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和一百年前比如何呢?如果真让你回到100年前生活,你会恨死那个送你回去的人。
所以保持乐观,面对困难,一直是我的人生准则,我也希望我们能给下一代营造一个乐观和自信的环境,而不是像冷战时期一样,把对抗和恐惧植入孩子们的大脑。”
愿2025年国运昌盛,国泰民安,愿你我都能找到那份保持乐观的勇气。明年见。
免责声明:
您在阅读本内容或附件时,即表明您已事先接受以下“免责声明”之所载条款:
1、本文内容源于作者对于所获取数据的研究分析,本网站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本网站概不承担;阅读与私募基金相关内容前,请确认您符合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条件。
2、文件中所提供的信息尽可能保证可靠、准确和完整,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亦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
3、对于本文以及文件中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文以及文件发送对象仅限持有相关产品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请勿对该材料复制或传播。侵删!
4、所有阅读并从本文相关链接中下载文件的行为,均视为当事人无异议接受上述免责条款,并主动放弃所有与本文和文件中所有相关人员的一切追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