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一键配置“港股+央企+红利”?

量化藏经阁
2372024-12-25 17:23

作者:量化藏经阁

题图:量化藏经阁微信公众号


报 告 摘 要

一、估值洼地叠加政策红利,把握多重驱动下港股央企红利的配置价值

  • 港股仍处于估值洼地:纵向来看,港股估值仍处于低位,配置性价比较高。截至2024年12月20日,恒生指数的PE估值为9倍。从PB角度来看,恒生指数的最新PB估值为0.95倍,PE和PB均处于较低水平。横向对比来看,AH股溢价较高,AH股溢价自2023年初以来持续震荡上行,截至12月20日,AH股溢价率约为144.90%,港股相较于A股具备一定优势。
  • 政策持续驱动,央企投资价值提升:自“中特估”提出以来,国资委先将中央企业2023年主要经营指标由原来的“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提出了“一增一稳四提升”的年度经营目标,推动中央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2024年12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市值管理的目标和方向,强调中央企业要以提升控股上市公司质量为基础,增强核心竞争力。
  • 无风险利率下行,红利类资产性价比凸显: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已击穿2%,当前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将至1.7%,红利策略具有“类债券”属性,在低利率期间红利策略的性价比相对较高。此外港股红利类资产的股息率长期高于A股红利类资产。

二、港股通央企红利(931233.CSI)投资价值分析

  • 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931233.CSI)发布于2017年06月28日,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中央企业实际控制的分红水平稳定且股息率较高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范围内股息率较高的央企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市值偏向中大盘,行业分布相对均衡,主要分布于传统行业和高股息相关行业,当前估值处于低位、股息率处于高位,长期表现优于港股宽基指数,防御属性较为明显。

三、华夏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产品投资价值分析

  • 华夏港股央企红利ETF(基金代码:513910,场内简称:港股央企红利ETF)是华夏基金发行的、以跟踪港股通央企红利为目标的ETF,基金经理为鲁亚运先生。该产品成立于2024年2月7日,并于2024年3月4日上市,为市场上首只跟踪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的ETF产品,目前也是市场上跟踪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规模最大的ETF,同时有相应的场外ETF联接产品(A类:021142.OF,C类:021143.OF),为投资者场内和场外布局数据经济主题提供了良好的配置工具。

一、估值洼地叠加政策红利,把握多重驱动下港股央企红利的配置价值

1 港股仍处于估值洼地

从纵向来看,港股估值仍处于低位,配置性价比较高。截至2024年12月20日,恒生指数的PE估值为9倍,已回落至2004年以来15.07%的较低分位数水平。从PB角度来看,恒生指数的最新PB估值为0.95倍,位于2004年以来11.19%的较低分位数水平,从估值来看,港股仍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

图片

横向对比来看,AH股溢价较高,AH股溢价自2023年初以来持续震荡上行,截至12月20日,AH股溢价率约为144.90%,港股相较于A股具备一定优势。

2 政策持续驱动,央企投资价值提升

目前,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下,国资委将中央企业2023年主要经营指标由原来的“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提出了“一增一稳四提升”的年度经营目标,推动中央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其中,“一利”指的是利润总额,“五率”指的是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营业现金比率。概括来说,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的优化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用净资产收益率替换净利润指标。原有的“两利”指标中,保留了利润总额指标,主要考虑利润总额包含净利润和上缴税费,能直观反映为社会创造的价值。
  • 用营业现金比率替换营业收入利润率指标。这两个指标的分母均为营业收入,但营业收入利润率的分子为营业利润,营业现金比率的分子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营业现金比率与净资产收益率的结合,实现了财务三张主表的紧密耦合,体现了资产负债表观、损益表观与现金流量表观的统一融合。
  • 继续保留资产负债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其中,对资产负债率的考核很好地约束了部分企业盲目扩张的冲动,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指标反映了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主要衡量劳动力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综合反映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社会贡献。

图片

2024年1月24日,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将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前期已经推动央企把上市公司的价值实现相关指标纳入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将把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引导中央企业负责人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及时通过应用市场化增持、回购等手段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2024年1月29日,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考核分配工作会议上提出,对中央企业全面实施“一企一策”考核,增加反映国资央企价值创造能力的针对性考核指标,引导央企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在2023年至今新的目标、路径和考核指挥棒的指引下,央企迎来了新一轮发展。

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出台“新国九条”统筹未来一个时期的资本市场建设方向,其中第三条提出“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包括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以及研究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纳入企业内外部考核评价体系。

2024年12月17日,为进一步推动中央企业高度重视控股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了市值管理的目标和方向,强调中央企业要以提升控股上市公司质量为基础,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出六大市值管理工具,包括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投资者回报及股票回购增持,旨在提升控股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市场活力和投资吸引力;引导增加现金分红频次、优化节奏、提高现金分红比例,推动建立常态化股票回购增持机制,规范减持行为,确保投资者获得合理回报。在政策助力和持续推进下,央企有望进一步打开估值空间。

3 无风险利率下行,红利类资产性价比凸显

当前国内处于降息周期,利率中枢不断下移,2024年11月以来,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已击穿2%,当前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将至1.7%。由于股息是通过持续持有权益资产所获得的回报,其获得方式与配置债券获得利息有一定的相似。这几年偏固收类的资产的预期回报率在逐步下降,背后隐含的是无风险收益率的下行,随着高股息资产的股息率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慢慢接受把股票的股息作为类固收资产的替代。

对比中证红利指数相对中证全指的超额收益,可以发现其与市场利率水平呈现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尤其是2021年以来,利率水平中枢整体下行,红利策略表现较优。红利策略具有“类债券”属性,在低利率期间红利策略的性价比相对较高。当前利率水平保持较低水平,或是配置红利类策略好时机。

图片

长期来看,港股红利资产的股息率要高于A股红利资产。将常见的港股红利指数与A股红利指数的股息率进行对比,无论纯红利、红利低波指数,还是央企红利类的指数,港股红利指数的股息率长期来看均比A股红利指数的股息率要高,投资者可以获得更多确定性的股息回报。此外在2024年5月9日,彭博通讯社报道国内监管机构正考虑减免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香港上市公司时,在取得股息红利时所需缴纳的20%的所得税。当前港股通红利税标准下,个人投资者H股20%,红筹股最高28%。未来如果港股红利税减免将更有助于提振港股高分红资产吸引力,提升港股流动性。

图片

二 港股通央企红利投资价值分析

1 指数编制规则介绍

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931233.CSI)发布于2017年06月28日,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中央企业实际控制的分红水平稳定且股息率较高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范围内股息率较高的央企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指数采用股息率加权。

图片

2 市值偏中大盘

截至2024年12月13日,港股通央企红利的平均市值为3113.41亿元(币种:港币,下同);从市值分布来看,超过56%的股票市值在1000亿以上,市值超过5000亿元的股票占比为22.62%。

图片

3 行业分布于传统行业和高股息相关行业

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的行业分布相对均衡,前三大行业占比达到45.45%,主要分布于传统行业和高股息相关行业,从指数中信一级行业分布来看,银行权重占比为20.29%,非银行金融权重为16.14%,通信权重为9.02%。从中信二级行业来看,国有大型银行、电信运营、保险权重分别为14.77%、9.02%、8.36%。

图片

4 估值处于相对低位,股息率较高

截至2024年12月13日,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的市盈率为5.49,市净率为0.51,估值相较港股宽基指数的估值均具备一定优势。

图片

截至2024年12月13日,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的市盈率处于37.08%分位点,市净率处于36.69%分位点,指数的PE和PB估值整体处于历史低位。

图片

截至2024年12月13日,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的股息率为6.89%,处于发布以来69.67%分位点,指数的股息率处于历史相对高位。

图片

从港股通央企红利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来看,整体而言港股通央企红利的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相对较为稳定的增速,2023年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的营收增速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37%、8.11%。

图片

5 持仓较为分散,囊括高股息行业龙头

截至2024年12月20日,港股通央企红利前十大权重股占比合计为31.26%,整体而言较为分散;从细分行业分布来看,前十大权重股分布于交运、石油石化、煤炭、银行、非银金属等细分行业;从市值来看,前十大权重主要为各细分行业的龙头公司,前十大权重股平均市值为3147.54亿元,包含中远海控、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神华等各行业的高股息龙头标的。

图片

6 指数防御属性明显,长期表现优于港股宽基指数

下表展示了主要指数的风险收益特征比较情况,可以看到港股通央企红利自指数基期以来,港股通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的年化收益为4.84%,同期恒生指数全收益和中证港股通综合全收益指数的年化收益分别为1.69%、2.71%,同时指数的最大回撤相对较小,夏普比较高。

图片

下图展示了主要指数自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基期以来的净值走势,可以看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长短期走势均较优,2021年以来在港股市场大幅下行时,港股通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的防御属性较强,港股通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震荡向上,展现出更优的性价比。

图片

三 华夏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产品投资价值分析

1 产品介绍

华夏港股央企红利ETF(基金代码:513910,场内简称:港股央企红利ETF)是华夏基金发行的、以跟踪港股通央企红利为目标的ETF,基金经理为鲁亚运先生。该产品成立于2024年2月7日,并于2024年3月4日上市,为市场上首只跟踪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的ETF产品,目前也是市场上跟踪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规模最大的ETF,同时有相应的场外ETF联接产品(A类:021142.OF,C类:021143.OF),为投资者场内和场外布局数据经济主题提供了良好的配置工具。

图片

近三个月以来,华夏港股央企红利ETF的份额和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12月20日,最新规模14.50亿元。

图片

2 基金经理简介

鲁亚运先生,硕士。曾任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营销经理。2020年6月加入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数量投资部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目前担任多只ETF和ETF联接的基金经理,有丰富的指数类产品管理经验,当前管理华夏港股央企红利ETF、华夏中证浙江国资创新发展ETF等产品,截至2024年12月13日,在管产品18只,在管总规模21.43亿元(不包括联接基金规模)。

图片

3 基金管理人简介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4月9日,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的首批全国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南京、杭州、广州和青岛设有分公司。华夏基金定位于综合性、全能化的资产管理公司,服务范围覆盖多个资产类别、行业和地区,构建了以公募基金和机构业务为核心,涵盖华夏香港、华夏资本、华夏财富的多元化资产管理平台。

面对日渐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市场环境,华夏基金保持着管理资产规模的稳定增长,管理资产总规模持续领先。截至2023年底,华夏基金管理资产规模超1.89万亿,是境内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服务超2.1亿户个人投资者以及超25万户机构客户,服务全国社保、企业年金及专户客户以及欧美亚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权基金、央行、养老金、银行、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等境外机构客户。华夏基金的资产类别齐全,依托以资产配置为核心、全品类覆盖的投研体系,华夏基金持续升级和完善公募产品线,基于多元资产研究和多元客户需求,围绕 固定收益、主动权益、量化、混合资产、跨境、另类六大类策略,致力于为机构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细分资产策略选择。

华夏基金有丰富的ETF管理经验,多次荣获被动投资金牛基金公司称号,截至2024年12月13日,在管非货币ETF产品共91只,在管规模超6600亿元,在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一。目前华夏基金ETF产品线布局全面,产品类别覆盖A股主流宽基(沪深300、中证A500、上证50、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2000、科创50、科创100等)、港股(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恒生互联网科技等)、跨境(纳斯达克100等)、行业主题(动漫游戏、新能源汽车、5G通信等)、SmartBeta(红利质量、红利低波等)等,其中华夏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和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规模均超千亿,规模与场内流动性均位于前列。

图片

四 总结

估值洼地叠加政策红利,把握多重驱动下港股央企红利的配置价值

港股仍处于估值洼地:纵向来看,港股估值仍处于低位,配置性价比较高。截至2024年12月20日,恒生指数的PE估值为9倍。从PB角度来看,恒生指数的最新PB估值为0.95倍,PE和PB均处于较低水平。横向对比来看,AH股溢价较高,AH股溢价自2023年初以来持续震荡上行,截至12月20日,AH股溢价率约为144.90%,港股相较于A股具备一定优势。

政策持续驱动,央企投资价值提升:自“中特估”提出以来,国资委先将中央企业2023年主要经营指标由原来的“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提出了“一增一稳四提升”的年度经营目标,推动中央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2024年12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市值管理的目标和方向,强调中央企业要以提升控股上市公司质量为基础,增强核心竞争力。

无风险利率下行,红利类资产性价比凸显: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已击穿2%,当前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将至1.7%,红利策略具有“类债券”属性,在低利率期间红利策略的性价比相对较高。此外港股红利类资产的股息率长期高于A股红利类资产。

港股通央企红利(931233.CSI)投资价值分析

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931233.CSI)发布于2017年06月28日,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中央企业实际控制的分红水平稳定且股息率较高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范围内股息率较高的央企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市值偏向中大盘,行业分布相对均衡,主要分布于传统行业和高股息相关行业,当前估值处于低位、股息率处于高位,长期表现优于港股宽基指数,防御属性较为明显。

华夏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产品投资价值分析

华夏港股央企红利ETF(基金代码:513910,场内简称:港股央企红利ETF)是华夏基金发行的、以跟踪港股通央企红利为目标的ETF,基金经理为鲁亚运先生。该产品成立于2024年2月7日,并于2024年3月4日上市,为市场上首只跟踪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的ETF产品,目前也是市场上跟踪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规模最大的ETF,同时有相应的场外ETF联接产品(A类:021142.OF,C类:021143.OF),为投资者场内和场外布局数据经济主题提供了良好的配置工具。

免责声明:
您在阅读本内容或附件时,即表明您已事先接受以下“免责声明”之所载条款:
1、本文内容源于作者对于所获取数据的研究分析,本网站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本网站概不承担;阅读与私募基金相关内容前,请确认您符合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条件。
2、文件中所提供的信息尽可能保证可靠、准确和完整,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亦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
3、对于本文以及文件中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文以及文件发送对象仅限持有相关产品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请勿对该材料复制或传播。侵删!
4、所有阅读并从本文相关链接中下载文件的行为,均视为当事人无异议接受上述免责条款,并主动放弃所有与本文和文件中所有相关人员的一切追诉权。

0
好投汇
第一时间获取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好投汇」,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好投汇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推荐阅读

0
0

评论

你来谈谈?
发表

联系我们

邮箱 :help@haotouxt.com
电话 :0592-5588692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航空商务广场7号楼10F
好投汇微信订阅号
扫一扫
关注好投汇微信订阅号
Copyright © 201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18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