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哥亮的枢密院
题图:朱哥亮的枢密院微信公众号
双十二这天,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全国推广了。虽说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我相信多数人看到这种到手净收入的减项科目时,最常出现的算账思路还是看财政资金能配比多少。
譬如住房公积金,财政跟你1:1出资缴纳,因购房等事项进行支取也较为方便,那多缴公积金就绝对是个划算的交易。而类似个人养老金这种,看到的好处“仅仅”是免税,能吃到嘴里的时间基本都得在退休后,心里就难免犯嘀咕,有了宋国猕猴的“朝三暮四”之心。
那么我们不妨把账算更明白些,以某头部股份制银行APP上的粗略版节税计算器为测算依据,假设你按照每年1.2万的额度顶格存入个人养老金账户,且年收入在22万-36万元的区间,预计每年可节省税款2400元。
再假设你在30年后达到了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年龄,可以申请提前领取个人养老金。届时还需要按3%的税率支付此前递延了的个税,在不考虑资金投资收益的情况下。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笔初始投资9,600元(12,000-2,400),30年后获得本息11,640元(12,000×97%)的交易,这么算的话其内部报酬率(IRR)就有0.64%。
你可能觉得30年期这样一个报酬率微不足道,那么如果你现在距离提取还剩20年呢?因为只要是“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就能参加,这笔投资的现值和终值居然不变,唯一变的只是期限,那么它的内部报酬率将提升至0.97%;如果进一步缩减到10年的话,则收益率进一步提升到1.95%。而且这个制度还没有最低缴费年限限制,缴费也可以中断,对于即将达到领取条件的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来说,确实就是一小笔能薅的羊毛
如果30年间每年都稳定缴存1.2万元,则期间内部报酬率差不多是1.5%。所以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这是一个放弃流动性,但额外给予1.5%增强收益的投资计划。除了这1.5%的流动性风险溢价,你仍然可以获得账户内投资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理财产品和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的收益。不要觉得1.5%的年化轻而易举,说不定哪天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就这个水平了。
考虑到所得税收入在我国税收结构中的占比本就偏小的事实,目前基于这种针对个税优惠的制度安排,节税额占收入的比例天然就没有海外成熟经济体实践中的那么大。但更要认识到,制度性节税在我们国家似乎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很多在西方靠免税、节税发展起来的金融“舶来品”在东方大国往往水土不服,甚至所谓“合理避税”现在都不算是个阳光概念,所以要懂得珍惜,真指望财政补贴更多,也就没有设立第三支柱的意义了。
目前《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直接就框定了“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上限为12000元”,如果不设限额或者限额很高,对于边际税率45%的高收入群体意味着什么?想想都刺激。
免责声明:
您在阅读本内容或附件时,即表明您已事先接受以下“免责声明”之所载条款:
1、本文内容源于作者对于所获取数据的研究分析,本网站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本网站概不承担;阅读与私募基金相关内容前,请确认您符合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条件。
2、文件中所提供的信息尽可能保证可靠、准确和完整,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亦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
3、对于本文以及文件中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文以及文件发送对象仅限持有相关产品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请勿对该材料复制或传播。侵删!
4、所有阅读并从本文相关链接中下载文件的行为,均视为当事人无异议接受上述免责条款,并主动放弃所有与本文和文件中所有相关人员的一切追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