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解其必然,顺其自然——华创证券秋季策略会演讲实录

一瑜中的
35109-06 14:31

作者:一瑜中的

题图:一瑜中的微信公众号


9月3日华创秋季策略会上,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发表题为《解其必然,顺其自然》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图片

【核心观点和结论】

很高兴又到了策略会的时间,有机会跟各位做汇报。

为什么定这个题目?其实老子的原话是“争其必然,顺其自然”,我稍微改了一下,改成“解其必然,顺其自然”。我想讲的是,我们对整个宏观应该怎么看、怎么用?应该是先大概知道哪些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和变化,再在这之下做顺其自然的投资,是这么一个概念。

之前我发过一条朋友圈,说为什么大家现在的情绪这么悲观,这个认知可能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之前一两年,大家对很多长期的结构性变化认知不充分,现在突然意识过来、心里就格外不能接受,比如房地产的供需、百年变局、中美关系等等。

另外一方面,对周期性、短期性、暂时性的因素,大家有点沉浸其中、过度放大了,这是我觉得大家悲观的主要原因。

那么这个主要原因里面,如果能识别、解释到底哪些是必然、相应的我们怎么顺其自然,在投资上就可以“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了。

一、经济的必然性:资产荒的产生

先讲讲经济的必然性,就是资产荒的产生,这个来自居民净资产收缩。

居民净资产的概念,每个人都一样的,就是你的资产减掉负债。我们看到中国居民净资产的增速在2022年年初开始正式转负了,也就是居民在房价下跌和负债刚性的拖累之下,净资产增速转负,已经两年了——这是我们2001年加入WTO以来第一次出现,它对整个居民的举债,对信贷的扩张和消费的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今年的消费走势、投资、社零增速都已经是结果了,这个才是结果背后最根本的原因。

为什么讲这个数?日本和美国在地产见顶的时候,美国居民净资产增速转负就只有一年,日本为什么会有失去的10年、20年?就是日本居民净资产一直没有形成持续修复:1990~1993年转负了,1994~1996年好了3年,正了之后又碰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互联网泡沫又转负了,好不容易2003年爬上水面了,2008年次贷危机又转负了。

回到当下,我们看到居民净资产开始收缩,房子跌我管不了,但是负债我可以调。所以中国居民从2022年开始,我们看到下面这张图(注:下图,左下方),红线在2022年一下跳水了,这个红线指的是中国居民消费贷净增量的12个月加总值,代表这时候中国居民部门开始猛烈地降低借贷意愿;我们又做了一个每个季度的拆分(注:下图,右下方),可以看到2024年二季度,无论是短期、中长期怎么拆,中国居民整个非经营的全部消费贷(包括房、车,家电等等)都已经出现了绝对意义上缩表了,也就是信贷的净增量是负的、还的比借的多。

所以你无法想象今年牛奶还能降价,这不是必选吗?这就是居民净资产增速为什么是我们跟踪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如果居民净资产收缩在持续,必选可以变为可选,可选可以变成尽量不买,对于当下居民资产负债表转化的重要时刻,我们要有足够的敬畏心。这是我想讲的第一点。

图片

第二点,居民不花钱,企业很难赚:居民如果不能放心大胆地消费、没有很好的收入预期,他就没有办法通过支出把他的存款转移为企业盈利,整个经济循环就在一个偏低的位置上。

来看下面这个图,企业存款同比增速和居民存款同比增速差,是我们对经济判断的一个最核心的指标,这个差值表示经济循环;我们从去年年报开始提这个指标,今年5月份策略会的时候我也解释过,已经到处讲了一年了,什么意思呢?就是经济好的时候,信用扩张特别强,居民部门也不用攒钱,你放心花,你的钱花给了企业,企业加杠杆的倍数高于居民,他很快就把这个钱变成了3份、4份,然后再返给你一份工资薪金,经济循环就是这么起来的。所以你看经济好的时候,这个蓝线往上走。

进一步从领先关系上看,你能看到它领先万得权益净利润一年,领先PMI 3-5个月,所以你看这个月PMI不及预期,实际上我们在两三个月之前就是这个判断,就能看到3-5个月之内PMI是一个偏弱震荡的格局,同时万得权益净利润也是一个震荡的格局,也就是两个指数都看不到特别强的向上弹性,这是我们需要具备耐心的地方。

图片

第三点,居民受冲击、连带企业也转不起来,所以我们对财政期待特别高。今年政府给大家的预期差也很大,大家感觉财政作为借款人补位不足,发债发得太慢了。

图片

这个感受背后,很多人归结为债务的问题,但我觉得债务的问题差不多一半一半。我们看看化债12省对整个不同层面上的净融资的影响(下图,右方,红色柱状),这个绿、灰、红色的柱状图,一眼看过去,红色的柱子都看不到,它非常少,证明化债12省不是经济本身信用扩张的主因,真正的主因是头部大省的问题。

图片

那么今年头部大省专项债,项目也批了,额度也下了,为什么发的慢?我觉得另外一个需要客观认定的,是我们的政府部门在10年的反腐高峰上。再加上居民部门本身在净资产增速转负的10年级别资负表偏弱位置上;现在只有一个部门在10年高位上,就是中国出口份额——出口掉下来是稳增长触发的重要条件,一会儿我会讲。

我们刚才讲的,居民净资产增速如果不能转正,我们对整个广义居民的支出端(约等于我们看到的消费端)就需要有敬畏心。

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必然性,资产荒的必然性。

图片

二、政策的必然性:定力的理解

第二个我们讲政策的必然性,它的定力在哪。

政策的必然性,看下边这张图,我们可以把中国经济分为两部分:

图片

一部分叫内生需求,什么叫内生?政府不可控的那部分。比如社零、出口、制造业投资,这都是政府不太能控制的数,是红线。

政府能控制的数,取决于那些逆周期的部分——地产销售、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其他投资,是蓝线。

什么时候稳增长能够触发?也就是什么时候蓝线能上去?红线必须要掉挡,也就是说内生需求、政府控制不了的那一部分掉档,才会带来稳增长的触发条件。所以我们宏观圈里老讲一句话,“中国出口在高位、超预期的时候,从来没有做过大幅稳增长”,看橘黄色框出来的区域就能明白,都是红色一掉挡,蓝色就上天。

市场做稳增长的交易和博弈,都没问题,但我拿阴影的部分圈出来的两次,就是你大幅失望、证伪的例子,这里想说的道理,就是经济如果差、你要看它差在哪,如果差在红线上,就可能有大幅稳增长,但是如果差在蓝线,容忍度就很高,因为它总是带有3分到5分的调结构预期的。

比如2018年,经济差就是因为蓝线在底部,其实红线还可以的,因为2018年贸易摩擦,要抢出口,抢贸易,所以2018年出口其实很强的,制造业也不弱的,只是基建崩了,所以你看2018年全年稳增长大幅落空。

再看从2021年地产见顶以来这一轮,也是非常鲜明的。为什么对地产定力极强?因为红线没有系统性下台阶,到现在为止,我们也认为整体的经济运行虽然在体感有很大的问题,但如果你看出口、制造业、社零三者加权,除了社零弱以外,出口强、制造业也强,都是明确的经济拉动变量,三个加权完以后还有5.1%,还在高于经济目标。

所以去年以来我就一直在讲这个逻辑,也就是红线不掉,你想看到特别大的稳增长、特别大的地产政策让步,我觉得概率是不高的,所以出口什么时候掉档,很重要,我认为是新一轮稳增长的触发条件。换句话说,这个红线什么时候掉很值得重视。这个逻辑,我也讲了一年多了。

三、出海的必然性:战略铺开期

第三个就是出海的必然性,我们来看一下,什么叫战略铺开期——“一带一路”的那些战略正在加速推进,过去这么多年我们看到的很多事情,已经慢慢落地生花结果了,我简单理一下:

第一个,中俄联合开发北极航线,2024年终于看到俄罗斯松口了,邀请中方做北极航线联合开发。北极航线它的战略意义非常强,中国基本上就不用往下走了,走北极去欧洲,走北极去北美,整个战略成本是一个指数级的下降,这是第一个战略。

第二个,中蒙俄天然气管道,就是所谓的西伯利亚2号管道。之前我们跟蒙古、俄罗斯三方一直在谈,但价格上定不拢。今年8月份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家联盟主席在接受采访时,再次提到了中俄蒙管道项目。如果西伯利亚2号管道能打通,加上老的西伯利亚1号,加总起来的年输气能力,能达到我们整个天然气进口量的50%以上,这是第二个战略。

第三个,中吉乌铁路,2024年6月6日正式定项签字,今年10月要动工了,这个主要涉及的是和俄罗斯接壤的中西亚国家,如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第四个,助力中东和平。我们看到过去的两次北京宣言,一个是沙伊和解,一个是巴勒斯坦14派别和谈,说明在整个中东秩序上,我们也在积极参与。

第五个,泛亚铁路(东南亚段)。泛亚铁路这个概念提起来非常早,早在60年代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就提了,是整个亚洲的铁路圈。相比于美国、西方、俄罗斯,中国是在极力推进主导的,主要是跟我们接壤比较多的东南亚段。

这里我给大家放了张图,具体来看东西中三线:西线,过缅甸;中线,泰国老挝往下走,进马来西亚到新加坡;东线,昆明到河内,河内连着越南到胡志明,整个高铁就打通了。

现在问题是什么?整个中线和老挝推得比较顺,东西两线推得比较慢。我们知道西线战略意义特别大,这条线一旦能够打通的话,我们是可以直接陆路绕过马六甲海峡,从缅甸的皎漂港出去就是孟加拉湾,继续向前就是印度洋了,战略意义极大。

第六个,中柬德崇扶南运河。最近大家讨论比较多的,汪文斌大使刚刚6月4日正式公开(成为柬埔寨大使),大家都说这不是“高配”柬埔寨了嘛?我们看一下,柬埔寨8月5日宣布动工的这个德崇扶南运河项目,它的战略意义在于:原来柬埔寨常年在湄公河受越南的掣肘,也就是每年柬埔寨的一些货物要出港,都要往胡志明下,因为湄公河的出海口是在胡志明下面的,就得给越南交“过路费”;现在动工的扶南运河,就是从柬埔寨湄公河下来之后直接就入海了,对越南流量有影响,柬埔寨的获益非常大,相当于湄公河一条线贯穿了,这个战略意义也是非常大的。

这些一带一路“战略们”,具体展开就不讲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它的战略含义是什么——出海是必然,这个必然的背后,是我们在海权上相对美英要弱一点,但通过“一带一路”可以在陆权上向内渗透。我们出海,就是跟随这样的战略。想象一下整个中南半岛,后面东西中线一旦贯穿,整个物流和经济循环速度一下就起来了,这是我们未来很重要的一个机遇,也是我想讲的出海的必然。

图片

四、利率回落的必然性:居民存款搬家,涌入债市

利率回落的必然,来自存款搬家,我们前面说居民净资产增速转负了,之后他就得想怎么补。

怎么补?2022年,中国股、债、汇、理财、房子五项通杀,2023年变成股熊债牛,换做各位,按照“三根阳线立信仰”,你说你到2023年年底净资产增速转负两年了,买什么?什么东西能赚钱?眼看着存款利率往下走,当然是债券。

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居民在2023年底疯狂涌入理财和债基。我们前一段时间也给投资者们做过提示,也写过报告,就是2023年的债牛,跟今年的债牛不是一个牛:

2023年的债牛,是非常标准的机构配置牛,你会发现后面没有散户进场:2023年居民理财、债基都没怎么买,很冷静。

今年债牛就不一样了,背后有非常激进的散户涌入,所以债牛的散户特征是客观加大的

所以,债本身的核心矛盾已经不是宏观经济了,它变成了一个类似于2020年下半年散户申购赛道基金的概念。所以现在对于债券来讲,最重要的是动量问题,是盯居民进理财的速度。

你会发现最近很多卖方固收,最近一个月全都在写报告,讲居民理财,因为这个就是当下最重要的动能——如果居民存款搬家结束了,我们直接看空债券就可以,因为后面已经没有新增子弹了,就得看调整甚至踩踏了。

当下,理论上来讲居民存款搬家的空间还很大。看一下我们做的资金流量表占比:2023年当年存款占可支配收入还有22%,什么概念?大概在2012年、2013年产能过剩前后,中国居民存款占可支配收入大概17%、18%,那么现在等于还有5个点的回落空间(2022年是25%,2023年是22%,相当于去年已经大概投了3个点进来了)。5个点大概多少?居民可支配收入一年50万亿上下的大数,乘以3%-5%,还有2万多亿等着呢。

所以现在跟踪居民动量就变得十分重要,这是现在我们对债的核心矛盾的判断,更多是动量(而不是宏观经济问题)。

图片

图片

五、利润的必然性:等待第二拐点

关于利润,我们在等什么呢?利润的必然性,是它跟经济循环相关,要去尊重领先指标给予我们的判断,不用贸然悲观,也不用贸然乐观,就是客观。

这个客观,就是我们一开始讲到的,企业存款-居民存款增速差领先整个万得全A净利润一年。通过这个指标来前瞻,未来一年上市公司万得全A净利润就应该是偏平底部震荡的状态,预取不会有特别大的脱轨。蓝线的领先指标最近好像有点崩,可能是因为今年二季度有手工补息的挤压,造成了超跌,未来一两个月我们还会紧密跟踪。目前整体我们的判断,仍然还是一个底部震荡的状态。

图片

我们对于名义GDP判断,也是这样的。为什么说叫第二拐点?我们的报告,大家跟得紧的话,就会知道我讲的是什么:

这一轮经济、利润周期特别像2011年-2016年,它是U型底;既然是U型底,就需要判断两次拐点:第一次是下转平,第二次是平转起。

下转平,就像2012年那样,我们觉得从2021年以来,利润-20%、地产也-20%、-30%往下掉的急坠期,差不多到2023年8月,经过2年零8个月后基本结束了。从去年9月份到现在,我们一直讲经济第一拐点,就是U型底的第一拐点基本识别完毕了,所以你看到名义GDP基本见底了,PPI、CPI大概率见底了,包括万得全A的净利润,包括工业企业利润同比都见底了,工业企业利润反正就3%、4%这样,没啥弹性,你说它差,相比前两年-20%也不差,你说它好,弹性比名义GDP高,也没有,这就是底部的状态,是偏平、小个位数的震荡,这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判断。

包括现在对物价的判断,也是这样的,大面上,往2025年上半年看,PPI、CPI其实都是慢慢往上起的,但是预计起的就是没有弹性:

PPI,我们现在中性预测,看看同比会不会微微转正,可能要看到明年下半年、年底去了,也就是同比负增可能要持续到明年上半年。

CPI,明年因为翘尾因素,预计可能看起来会高一点,但是正儿八经的CPI想要站上2%左右的合意目标,可能也得是明年年中往下半年看了。

所以,偏平的经济、偏弱的物价下,我们还没有看到非常明确的利润弹性。

图片

六、汇率的必然性:受日元套息的影响只是偶然,出口和PMI是关键的“必然”

汇率的必然性来自什么?决定因素是出口和PMI,日元套息的影响只是偶然。因为问的人实在太多了,这里我做一点范式的科普。

我们谈中国汇率,千万别一上来就谈套息:汇率分析有个一般规律,就是跨境资本流动决定汇率定价,不同国家分析汇率有不同的范式,大家一定注意不要鸡同鸭讲。

国际收支分两个账户,一个是经常账户,一个是资本金融账户。有两种国家:

第一种,如果一个国家金融账户非常开放、金融市场很发达,你的跨境资本流动主要是从金融账户走的,汇率可能就由息差决定、由金融机构套息的Carry Trade交易决定,而且你的流动还是非常具有投机性的、带杠杆的,流动的偏转幅度就会非常大,这类国家是美、日、欧、英,人家玩的是这类,谈套息,谈杠杆,谈投机,谈套利,这都没问题。

第二种,一些国家的金融资本账户没有这么发达、没怎么放开,要不然就是放开了但金融市场本身不发达,还是以经常账户作为跨境资本流动的主账户,这类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包括一些大宗出口国,它主要的汇率定价就跟它的出口强势相关科目有关系。

比如,俄罗斯卢布跟原油相关,巴西雷亚尔跟糖相关,澳元和铁矿石相关,人民币和什么相关?我们是综合制造国强国,所以人民币一篮子指数是和中国占全球出口份额紧密相关的,和美、日完全是两个分析框架。

所以,中国汇率的主因、必然在哪?经常账户。套息不是没有,咱们金融账户虽然没怎么开放,但是QDII还是有那么一丢丢的,很多银行自营盘还是可以玩一玩的,但是它不是主因,它是次因。主因不动,次因只能在短期稍微决定一下走势(只能决定幅度,决定不了方向)。

下面放一张图(下图,下方),给大家证明一下我刚才说的:红色的部分是银行代客结售汇的经常项目,蓝色的部分是金融资本项目,一眼望过去,中国定汇率的基本盘都是红的,蓝色不是没有,但关键方向是红的来定,除非红的没变化,蓝的才能主导。

所以中国汇率什么时候谈套息?经常账户科目极其稳定的时候,个把季度,谈谈投机资本的流入流出是可以的,偶尔我也会这么分析。但如果出口面临大拐点的重要判断的话,套息交易不值一提,这是我想讲的。今年的这波日元套息,我跟很多客户做过这个科普,也都发过相关的观点提示。

对人民币根本的需求是啥?经常账户代客结售汇,这是你的跨境资本流动,等于你的贸易顺差乘以结汇率,贸易顺差就是你出口能挣多少钱,然后你拿其中多少钱去结汇,这才决定了你根本上对人民币的需求。

我画了张图(下图,上方)说明中国的结汇率大趋势跟PMI相关:中间如果都是震荡那就没有趋势,趋势起来,方向是跟PMI一致的,不是跟汇率一致的。

所以,企业结不结汇,归根结底看国内订单挣钱不挣钱,千万不要觉得中国万千外贸企业本质上看美联储,小皮鞋厂不会盯着鲍威尔,人家是看订单做生意的。

图片

归根结底,结汇率是跟PMI相关的,你的贸易顺差是跟中国出口份额相关的。所以汇率的必然是两个:一是对出口份额的判断;二是对PMI的判断。这个问题就简化完毕了——分别判断出口和PMI就行。

第一个,出口的判断,我们判断今年年底11、12月份出口存在掉档可能,10月份出口同比增速可能很高,是因为基数原因,你可能看到10月份的中国出口同比增速7%-9%,预计11月同比就接近零左右小个位数,12月份同比大概率转负,如果特朗普上台,出口份额仍然有外部受挫下压风险。

第二个,领先指标显示的非常清楚,PMI未来3-5个月机会不大。

所以,我们对整个人民币趋势性升值的拐点,我们认为下不了这个判断,还没到。

但是短期这两个月,在季节性强势上,8-10月份是央行适合对汇率做操作的好时间。因为后面出口可能就掉了、基本面可能就边际趋弱了,大选万一是特朗普,还要挨风险偏好的压制。所以当下这一两个月我对人民币波动的打开,是非常有敬畏心的,别看这两天偏强,快升快贬就是一夜之间的事。

我们回忆一下盘面:2019年8月份破7,就是“好模好样”破的7,大家觉得中美贸易摩擦都一年了,快过去了,往前看2020年年初中国该补库了,地方隐性债务危机差不多快过去了,美元转为宽松了,美股崩了,一切形势大好,大家觉得人民币终于要升值了,终于压力过去了,结果2019年8月份破7了……因为只有在形势大好的时候,汇率弹性打开才是较为安全的。

所以我提示大家警惕一下,复盘来看,我们得有这个概念。

七、顺其自然的资产配置

讲完几个必然,我们顺其自然,给出几个策略:

图片

第一个,大盘跑赢小盘,因为在利润没有全面向上弹性之前,风险偏好就不会有全面恢复。2014年看起来是个例外,没有利润也可以搞小票,但是当年给水,给金融创新、让大水漫灌,非银监管压力小,现在金融压空转,没有这个环境了。金融压空转的时候,往往是大盘偏跑赢一些,现在是利润弹性不强叠加金融压空转,又没有一个大水的环境,我们认为大盘会跑赢小盘。包括刚刚讲的大的反腐,包括金融领域本身的金融反腐,大机构的审计等等,都会干扰小盘。

第二个,港股跑赢A股。既然看了大盘跑赢小盘,大盘性价比最好的,我们觉得在港股上:有稀缺的互联网大盘,经历过充分踩踏(前期人为干预比较小)。

图片

第三个,利率曲线陡峭化。我们对利率有两个观点,一个是10年国债绝对的观点,一个是曲线形态的观点。曲线形态上,我认为往未来半年一年看,你让我选一个未必赚得更多,但是胜率最高的,我觉得是陡峭化。

为什么呢?因为复盘全球所有来看,任何的决策者在稳增长的时候,都不太能接受利率曲线是偏平或者局部倒挂的,因为曲线只要出现局部倒挂或者偏平这种形态,就意味着两点:一是金融机构在积攒风险,二是你对扩信用是惩罚的(压制了货币的时间价值),除非像美国,为了压需求,为了压通胀,有意把曲线倒挂化,没问题。但对中国来讲,我们是个稳增长的环境,这个事情坚持得不会太久,早晚会逼它变的。

当年日本1990年到2000年10年利率长牛,10年当中把倒挂的时间加起来都不到一年,每一次倒挂,很短时间内就会倒逼它出现陡峭化。回到当下,我们觉得要不就在未来1年逼着它降息,要不就逼着它长端扩信用,没有别的选项,所以它不是个稳态。我觉得未来一年看,陡峭化胜率是最高的。

第二点就是10年国债绝对走势,我刚刚讲过了,基本面已经不太重要了,经济过去半年对债券中性偏多的支持是没有变的,债当下的核心矛盾不在经济上,核心矛盾是居民进理财、进债基的居民存款搬家动量的问题,所以紧跟居民存款搬家的速度:只要这个速度不下,利率破2%、1.8%、1.6%,往前看,一切都可以想象;一旦债券“三根阴线”把图跑坏了,居民一赎回理财,一赎就踩,越踩越赎,越赎越踩,那么就可能是小版的2022年。

所以资产一旦多了散户特征,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什么?没有稳态,双侧吸引力都大,要么越涨越买,要么越跌越赎。今年对债市来讲,既然居民参与了边际定价权的争夺,你就要重视,尊重它对机构定价逻辑的扰乱。这是第三点。

第四点,汇率弹性有望加大,8-10月是重要的观察窗口。因为这个点上,正好是外盘偏弱,中国结售汇季节性偏强,人民币看起来还不错的时点,恰恰很适合做汇率弹性的加大,这样你才能把未来一年的政策空间打开。道理、逻辑、条件、推演是这样的,包括2019年也是这么干的,只不过这个事做不做我们永远不知道,但是我们预测事情好像到了一个很顺的情况下了,所以我对汇率弹性的波动加大是很有敬畏心的。

第五点,煤炭是资配的吹哨人。为什么讲煤炭?过去一年我们都在重复这个观点:煤炭的产能利用率相对最高,库存同比相对最低,供需最均衡,它不涨价,宏观路演就不用听太多,没有意义(都是给你输出悲观)。所以煤炭价格只要不涨,经济就不太可能有太大的质变,煤炭价格向上异动了,我们再研究、再关注宏观都来得及。

当然,领先指标很多,煤炭只是其中一个,它一涨,可能会涨错(行业逻辑而非宏观逻辑),但是它如果跌,大概率没错,就证明事情还没什么变化,所以这是个单侧观点。这一轮当中,我们把煤炭当成半个领先指标来看,可以看作是风险偏好系统性提升、物价能够系统性提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也大概率是先涨的几个商品之一,毕竟它供需均衡。

第六点,十年战略看多黄金,前年看多,去年看多,今年也看多,未来几年也要看多,逻辑就不讲了,还是全球秩序的弱化,刚刚我们讲的“一带一路”那些“战略们”,每一个“战略们”都在挑战当下的既有秩序,都在增加对黄金的看多。

图片

第七点,出口下台阶和美国大选尘埃落定,是政策博弈的重要触发条件。内需政策博弈的触发条件,我认为不是当下(这个月、下个月都没有):上个月刚开的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建议下次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议案里面没有赤字率的改变,大家很失望,其实原本就不该有这个期待,你出口没崩,就没有大幅稳增长,我刚刚讲了,11、12月出口读数可能掉档,本身12月又有真正的大会(政治局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1月美国大选也要定了,以上几个条件配合在一块,我觉得11月下旬往12月年底,最后那一个月附近,内需链条上正儿八经的政策博弈行情是可以期待的,具体取决于到时候政策往哪个方向去走了,但现在没有。

那么到时,是博弈还是切换?我目前判断还是博弈,因为还没有看到领先指标的变化,如果未来几个月领先指标变了,可能写年报的时候我就变成切换了,但目前来讲,所有的领先指标还没有给我能够做这个判断的依据。

最后一点,想劝一下大家不要太悲观,因为单纯从供需层面来讲,其实我们一直在变好,只不过变好的幅度还没那么快的在价格层面上去显现。

我给大家讲一下这张图,我从去年年报讲到现在,横轴是所有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产能利用率的历史分位数,代表已有的、静态的供需均不均衡;纵轴是资本性支出占折旧摊销的比例的历史分位数,代表未来还有多少供给要上。因为行业之间绝对不可比,所以我们用了个比值。

蓝色和红色的区别是啥?蓝色指的是现在公募基金低配,红色是超配,所以你能看到市场都在买什么东西。

图片

我们先看第一张气泡图(上图),2023Q2,也就是去年半年报刚出来的时点,大家知道那时候是很悲观的,因为Reopen刚刚证伪。你看那时候球体基本都在左上侧,左上侧其实很不好:一是产能利用率偏低,二是资本性支出占折旧的比例偏高(还有一大堆在建的Capex),所以那时候你看投资能好吗、能看到利润的倾向吗?都非常难,好的就那么几个,煤炭开采是第一顺位,因为它产能利用率最好,Capex相对又最低。我们关注几个大家常买的行业,比如医药制造业,那时候产能利用率40%,汽车20%,消费电子(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的电子制造业)10%,食品制造更低,4%。再看光伏(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2023年看产能利用率静态看是可以的,40%、50%,比消费电子都强,但是它Capex支出太高了。

图片

再看一年之后这张气泡图(上图),2024Q2,也就是今年半年报出完后的变化,整个球体都下来了,说明大家都在变好——大家质疑说上市公司躺平,Capex不投?其实上市公司不投,你反而才能期待后面能涨价,因为这代表着现在大家已经对宏观状态做出了最优决策:整个Capex占折旧摊销比例都下来了,这是好事;同时,整个球体都在往右移(产能利用率分位数都在往高了走),对比上一张图你的右下角都没有球,这张图球已经是一大堆了,说明慢慢都在变好。

我们再看刚刚讲的光伏(专用设备),你在去年的时候产能利用率是50%,但因为你在建的Capex太高了,你其实能判断未来它半年、一年都不会太好的,所以我们看到它的产能利用率还在往回走,大概到15%-20%的位置,但是整个capex开始有点下来了。然后再看消费电子,从那时候只有10%左右,过了一年到了15%,包括食品制造也在往前走,汽车稳定在20%左右。也就是说,不同行业在这样的宏观状态下,大家能够改善自身供需的进度不一样,那么对应到未来的投资,就一定有一个谁先涨谁后涨的问题,你只要盯着这张图当中谁在往好的方向走就可以。

据我们经验来看,像产能利用率分位数这种东西,其实到了80%,价格可以止跌了;到了90%,可以涨价了;到90%多,就可能是一天一个价了,我们看到通用设备制造业现在非常好,它的产能利用率已经到70%了,而且Capex不高。也就是说再往前看的话,按照这个速度走,再过个半年一年通用设备可能就具备涨价条件了,化学原料也不错,采矿一如既往地好,还包括黑色、采掘等等。为什么上游好?为什么公共事业好?因为人家就是供需均衡,是现金奶牛,价格能不跌,甚至还能涨价。

所以我想讲的是,这两张图,如果你不区分行业一眼看过去,肉眼可见的是形势是在变好的,只不过变好还不够多、还没有形成宏观的变化。既然所有的行业都在一点一点努力往前走,我们只需要时间跟踪,没有必要悲观——悲观是指很多既有的差还在变更差,现实不是这样的,都在慢慢变好。

我这里只比较了一年,如果你分季度去看,可能还能找到更多的行业信息,但由于产能利用率有季节性,半年看一次,就比较稳定,季度间波动太大,可能不太好做判断。这个气泡图,也是我们从去年年报到现在反复在讲的。

以上是我最终归纳的几个策略,回到我今天汇报的题目《解其必然,顺其自然》,现在我们清楚了宏观的几个必然,那么投资就可以尽量顺其自然一点,大家心态上的幸福度也会高一点。

最后,祝愿各位在年底这段时间投资长红,也感谢各位参加我们华创证券上午的主论坛。

谢谢!

风险提示:内部政策超预期,外贸形势变化超预期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由作者授权本平台发布,若有其他不妥之处的可与小编联系。

免责声明:
您在阅读本内容或附件时,即表明您已事先接受以下“免责声明”之所载条款:
1、本文内容源于作者对于所获取数据的研究分析,本网站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本网站概不承担;阅读与私募基金相关内容前,请确认您符合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条件。
2、文件中所提供的信息尽可能保证可靠、准确和完整,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亦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
3、对于本文以及文件中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文以及文件发送对象仅限持有相关产品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请勿对该材料复制或传播。侵删!
4、所有阅读并从本文相关链接中下载文件的行为,均视为当事人无异议接受上述免责条款,并主动放弃所有与本文和文件中所有相关人员的一切追诉权。

0
好投学堂
第一时间获取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好投学堂」,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好投学堂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推荐阅读

0
0

评论

你来谈谈?
发表

联系我们

邮箱 :help@haotouxt.com
电话 :0592-5588692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航空商务广场7号楼10F
好投学堂微信订阅号
扫一扫
关注好投学堂微信订阅号
Copyright © 201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18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