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看山财富笔记
题图:看山财富笔记微信公众号
最近,四大行股价再创新高,一度成为资本市场上最耀眼的明星。
“买在上证6000 点,解套在 2900 点”的段子变成了真的。
银行ETF年内收益28.49%,工、农、中、建四大行年内涨幅更是高达43.83%、44.35%、36.41%、35.49%。
谁是四大行新高背后的幕后推手?为什么债券市场却普遍下跌,规模下滑?
这种反常现象背后,其实是一种"城投债思维"在推动。
一、四大行为什么能在红利股中走到最后?
防御报团一开始范围很广,银行+高速+水电气+石油煤炭有色+交运+债券,有大盘也有小盘,起码几百只股票。
后来不断缩圈,煤炭先掉队,有色跟着,交运也不行了,水电气也涨不动了,石油也跟不上,高速里边产生分化。
进入决赛圈的只剩下债券和银行,没想到的是,竟然是债券被抛开,银行股成了最后的冠军。
银行股能够胜出的原因就是保险资管机构的疯狂买入。
业内人士透露,保险公司和券商自营部门正在大规模买入四大行股票,将其视作"股市里的城投债",有隐形刚兑。
之所以如此,归根结底是保险资管面临的巨大收益压力。由于经济下行,债券收益持续下降,保险资管的投资收益受到挤压,亟需寻找能够稳定收益的资产。这时,他们将目光瞄准了高分红的四大行。
原来,保险资管一方面看好四大行高股息率,希望将其纳入FVOCI账户长期持有,以稳定收益;另一方面,他们将四大行等同于"城投债"思维,认为只要背后有国家信用支撑,股价就一定能持续上涨,从而谋求资产增值。
这种"城投债思维"的推动下,四大行股价一路高歌猛进。
就像之前的城投债一样,尽管基本面并不那么乐观,但只要有国家信用做后盾,股价依然能够持续上涨,这就成了保险资管的重要投资逻辑。
二、四大行就是股市里的城投债
银行是高杠杆强周期行业,曾因为地产债、城投债问题被外资行强烈看空。
那么,为什么那帮保险资管一边看零利率,一边猛怼四大行?
做股票的打死也无法理解,但从债市角度很好理解,都知道城投债基本面很垃圾,但城投债就是能一直涨,经常成为债市投资者的报团对象,逻辑不是基本面,而是国家信用。
债市投资者早就习惯了这样的思维,我管你基本面洪水滔天呢,只要背后有人就行。
这就是四大行能够成为"股市城投债"主要原因:
一是四大行拥有充沛的利润分红能力。作为强周期行业,银行在经济不景气时期依然能够维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并积累了丰厚的拨备金。这使得他们即便在利润下滑时,也能通过调剂拨备来维持较高的股息率,满足保险资管每年 3.5% 回报的需求。而四大行又是中特估的分红排头兵,有能力有意愿去分红 5%。
四大行拨备率数据
二是四大行背后有强大的政策托底。作为国有控股银行,四大行受到了政策的实质性保护。比如,当债券市场遭受打击时,监管部门会出手稳定四大行的息差,确保其能够持续分红。这种"有国家信用作后盾"的特点,也使其成为保险资管追捧的对象。
三、缩圈抱团能固守到援军进场吗?
这种抱团行为无疑助长了四大行等"城投债"式股票的泡沫,也进一步加剧了股市的分化。
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一些保险资管机构为了追求自身业绩和收益而进行的权宜之计,实际上是在制造并推动资产泡沫。公募基金曾经也有类似的行为,最终导致了泡沫破裂后的惨重代价。
他们的抱团从银行+高速+水电气+石油煤炭有色+交运+债券一路退守到银行这个孤零零的堡垒,如果能坚守到反攻,固然是皆大欢喜,但是,如果迟迟等不到援军,最后的堡垒也被攻破呢?
而他们只能押注:四大行是真的金字招牌,国家不允许它被攻破。
巨头面临资产荒有不得已的苦衷,而个人投资者却可以有自己的选择。
在国内低利率,人民币有升值压力,国外美联储降息的背景下,美债、海外股市均有着高确定性机会。
现在,你准备好了吗?用好人民币,来买非人民币资产。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由作者授权本平台发布,若有其他不妥之处的可与小编联系。
免责声明:
您在阅读本内容或附件时,即表明您已事先接受以下“免责声明”之所载条款:
1、本文内容源于作者对于所获取数据的研究分析,本网站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本网站概不承担;阅读与私募基金相关内容前,请确认您符合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条件。
2、文件中所提供的信息尽可能保证可靠、准确和完整,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亦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
3、对于本文以及文件中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文以及文件发送对象仅限持有相关产品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请勿对该材料复制或传播。侵删!
4、所有阅读并从本文相关链接中下载文件的行为,均视为当事人无异议接受上述免责条款,并主动放弃所有与本文和文件中所有相关人员的一切追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