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讲到利率篇最后一个子策略了,希望大多数小伙伴没有落下。
01 什么是久期?
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久期”,以及它与“剩余期限”的区别。
剩余期限好理解,一只3年期债券,发行半年后,剩余期限就是2年半;
而久期可以理解成你进行一项投资,最终拿回所有投资回报的平均收款期。
举个奇葩的例子:
如果有一只债券,第1年年末回流5000元,然后第5年年末回流1元。
那么从剩余期限来说应该是5年。
但是从久期来说,最后1块钱的折现值实在是无足轻重,整个债券的久期也就是1年多一点。
落到更实际的功能上,久期能反馈的信息是:当利率变化1个单位时,债券价格变动几个单位。(这里我们不考虑各种久期的细微分别,就按照修正久期理解)
举个例子: 100元的债券,久期是5,如果收益率上升10BP(也就是0.1%),债券价格就会跌5倍(也就是0.5%),也就是跌到99.5元(近似值,不考虑凸性影响)。 |
02 什么是久期策略?
真实的久期策略非常复杂,利用不同债券的久期和凸性组合,可以使该组合更具进攻性或更具防御性,甚至可以免疫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不过我们先从最简单的角度来理解久期策略:
通过预判利率变动方向,调整组合久期以多涨少跌。
● 当预判利率将下行时,拉长组合久期,从而多涨一些;
● 当预判利率将上行时,缩短组合久期,从而少跌一些。
03 久期策略的不同形态
简单说一下这三种形态的差异,假设在组合久期相同的情况下:
● 杠铃形态凸性最强,对利率变动最敏感,预测利率要大幅下行或曲线将平坦化就用杠铃形态;
● 子弹形态凸性最弱,对利率变动相对不敏感,预测利率不会大幅下行或曲线将陡峭化就用子弹形态;
● 阶梯型态各种属性都介于两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