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量化基金申报与影响(下)

浪说量化
4512021-11-23 20:20

剩下的就是一些基金的基本信息。比如基金规模、总资产还有两融余额,主要是为了摸排基金的杠杆情况。现有的量化基金加杠杆,主要可以通过融资融券以及收益互换的形式实现。两融是标准化业务,杠杆往往较低,而收益互换可以满足量化基金的定制化需求,同时杠杆大多是1:3、1:4、1:5,最高甚至可以达到1:9,1:25。

量化基金通过收益互换加杠杆,又大多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1. 证券公司将配资直接打入,或者经过信托公司等通道间接打入私募管理人的账户中交易,这也是当下最常见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量化基金的杠杆规模是真实统计的。

  2. 量化管理人与证券公司签订协议,直接在证券公司的自营账户上操作。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还是存在的,例如某券商自营持仓与私募持仓高度重合往往就是这个原因。而在这种模式下,量化基金的杠杆规模被隐藏在了券商的自营账户中,会导致统计规模偏低。不知道后来监管要求券商自营也要申报量化规模,是不是也把这一层因素考虑了进来。

而持股数量、成交额、换手率等信息,也暗含了大家对大型量化私募是否影响市场,策略是否要降频,预期收益是否会下滑的担忧。最近看了一些策略的估值表,如果仅凭持股数量来判断策略的分散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如同一些明星公募基金中前十大重仓占比能达到80%,一些量化基金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但也相差无几,前10%、20%的股票能占到50%、80%,在这种集中度下持仓500还是1000只,无非只是给投资人一点心理安慰罢了。

至于产品的换手率,则牵动着千万投资人的心。因为根据招商的文章,投顾规模和收益成反比,而规模的扩大往往意味着换手的降低,也就是说换手率和产品收益成反比。这个其实也很好理解,换手的增加意味着主动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也越大,在风格切换时调整持仓风格所需的时间也越短。在通常情况下,换手越高则代表产品的收益越大、回撤越小。

但随着管理人规模的增加,如果仍然保持原有量化策略不变,则代表个股平均成交额的增加。由于量化策略往往会偏好持有小票,若没有合适的交易算法支持,过大的成交额则会大大增加策略的冲击成本,造成策略的迅速失效,也就是所谓的“规模爆了”。而策略之间越来越高的同质性,也导致了市场上关于一些热点票受量化操控的呼声越来越高。也许管理人有更高的技术能力,在高换手下降低对市场的影响,但同等条件下低换手策略的影响肯定是更小的。毕竟大家只能尽全力保证自己不会干预市场,相互之间的信息却是隔阂的。一旦好几家量化机构都盯上了同一只票,是否会协力引发共振那就得两说了。不久前游资的控诉还历历在目,只有汇总各家的估值表或者交易记录,才能知道真相了吧。

因此,随着规模的扩大,管理人会积极改进现有高频策略,或者叠加低频策略,从而降低整体换手,保证策略收益稳健下滑而不是崩盘,避免引发风险。规模过大会导致收益下滑几乎已经成了业内共识,不少私募管理人为了产品还够继续顺利代销出去,对于公开自己的规模数据较为敏感。那些对收益抱有不合理预期的(一部分是还没被市场毒打教育够的,一部分是被产品不可持续的历史业绩吸引的,还有一部分是被专业性不够的理财师忽悠的)投资人,本以为能抱着小而美吃到规模红利,最后没想到红利竟是我自己。

那量化管理人能否在规模较小时,就主动封盘为投资人保住收益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原因有很多:

  1. 投资人和基金管理人的利益诉求不一致。作为投资人,我们希望的是投资收益的最大化。而作为基金管理人,追求的是管理费+业绩报酬的最大化。相较于不确定的业绩报酬,稳定的管理费更有利于量化私募每年进行投研团队的扩大以及软硬件的维护升级。两者的矛盾,导致了一些管理人明知扩规模会降收益,但还是毅然决然的走上了这条路。

  2. 私募管理人容易过于高估自己的策略能力。由于投资者偏好根据历史收益购买产品,而超额的牛熊周期性导致投资人倾向于在策略牛市中认购产品。但牛市却是不可持续的,在牛市中管理人所估算的预期收益、策略上限往往过于乐观。如果规模增长过快,没有留够足够的冗余空间,在市场转熊时容易遭到规模的反噬,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

  3. FOF、代销机构之间的恶性竞争。现在大家都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好的资产很少,好资产的窗口期正越来越短,但是热钱却一直都很多。各家券商、银行也要迎合投资人的需要,根据资产周期代销不同的产品。随着市场日渐成熟,金融机构传统业务利润增长缓慢,而去年以来的居民财富以及两年牛市的熏陶,让大家对财富管理业务充满重视,机构之间竞争激烈,一家私募一个月内备案发行大几十只产品都不在话下。而FOF行业的崛起,也在进一步蚕食私募的规模容量,加剧了内卷。这种机构之间的恶意竞争,无异于是给量化私募规模的无序扩张火上浇油。但如果简单的限制每家私募新产品备案数量,又有可能导致一些大券商仗着自己的渠道资金优势进行垄断,足以“挟客户以要额度”。如何平衡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可能是打破量化“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周期律的关键。

  4. 自营、资管产品的隔离与不透明。有西蒙斯前辈的大奖章珠玉在前,我们国内私募的自营策略也不遑多让。在自营印钞机的加持下,甚至出现了越亏人员越多,越亏规模越大的现象。一方面,投资者对量化管理人软硬实力的看好,并不能通过资管产品展现出来,而是沉淀在了自营产品中。另一方面,不透明的自营产品,也加剧了投资者对于私募管理人的不信任度,最近传出各种资管给自营接盘,让自营先跑的消息就是很好的佐证。此外,一些自营产品并不在私募牌照下备案,并采用高杠杆的方式获取更高收益,加大了量化监管的难度。

至于当期申赎金额和巨额赎回金额,可以很好的监控大型私募在出现风险事件或者业绩大幅下滑时,是否会遭遇投资人巨额赎回而对市场造成冲击。但同时,考虑到量化市场环境的恶化,也需要根据产品的收益风险特征,灵活设定预警/止损线,以免在极端环境下由于策略同质化引发连锁清盘。

大概信息就扯淡完毕了,后面谈谈信息填报背后可能引发的影响。

最重点的大概都能看出来了,就是两个字杠杆。一部分是从海外进来的产品杠杆,另一部分就是国内产品加的杠杆。现在听说不少券商已经主动停止了收益互换业务,而不少私募也加入了降杠杆的行列。有说是私募思想觉悟高,主动降低杠杆为监管分忧,也有说是一些私募自营杠杆过高,最近的产品连续回撤下由于达到了追保线主动开始平仓。

但不管原因如何,降杠杆似乎已经成了业内共识。尽管规模还有待商榷,但是我们发现似乎对市场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之前的文章说过,同质化策略大规模的净卖出,会导致持仓之间互相踩踏,引起超额的共振下跌。由于杠杆产品大多是中性(指增的beta波动一般都吃不消),产品的大量平仓也会导致大量股指期货空单被平,使得本来就很低的基差成本进一步收敛,使得中性产品进一步遭受双杀(但是IC持仓量却不降反升,该结论还有待商榷)。但不管是主动去杠杆所降低的规模,还是因为市场环境恶化而导致净值下跌被动赎回的规模,都深刻验证了整个量化行业是紧密联系、互相影响的。

而在策略换手方面,大家也已做好的换手降低的准备。但这个问题的核心还是摸清各家量化私募的真实规模,进行阶梯式控制,而不是一刀切。同时也要保持投资者与管理人的信息交流畅通,毕竟同样的alpha在高低换手限制下就是两种收益风险特征。我们可以接受管理人规模的扩大,换手的降低、收益的减少、波动的增大,前提是私募信息的公开透明,而不是挂着羊头卖狗肉,给投资者来一个先斩后奏。

假设这一波量化规模降得足够多,大机构的换手又被控制住,那么alpha策略拥挤度将会大大降低,又反而给超额收益提供了一定的喘息空间。考虑到对冲成本又在历史低位,也能反而是中性策略比较好的抄底时机。当然最后策略的好坏与否,主要还是看基金管理人的超额获取能力,以及市场在风格、行业上能否提供额外收益了。

但即使侥幸选对了抄底时机,但很多私募产品的一致性又成了大问题。这一点很多FOF同行应该深有体会,选对了时间选对了私募,最后却选错了产品或者错误的定制了专户产品。因此,现在很多私募管理人采用募集层+交易层的方式,可以保证对所有投资人一视同仁,降低不同产品之间利益输送的合规风险。不过这与大型机构禁止“多层嵌套”投资冲突,也算是我们私募FOF的alpha红利了?

文章拖得太久,写的太长,思路也断断续续的,还是就此打住,免得晚节不保,后续有空再详细分析这波行情。

免责声明:
您在阅读本内容或附件时,即表明您已事先接受以下“免责声明”之所载条款:
1、本文内容源于作者对于所获取数据的研究分析,本网站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本网站概不承担;阅读与私募基金相关内容前,请确认您符合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条件。
2、文件中所提供的信息尽可能保证可靠、准确和完整,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亦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
3、对于本文以及文件中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文以及文件发送对象仅限持有相关产品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请勿对该材料复制或传播。侵删!
4、所有阅读并从本文相关链接中下载文件的行为,均视为当事人无异议接受上述免责条款,并主动放弃所有与本文和文件中所有相关人员的一切追诉权。

0
好投学堂
第一时间获取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好投学堂」,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好投学堂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推荐阅读

0
0

评论

你来谈谈?
发表

联系我们

邮箱 :help@haotouxt.com
电话 :0592-5588692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航空商务广场7号楼10F
好投学堂微信订阅号
扫一扫
关注好投学堂微信订阅号
Copyright © 201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18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