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报告核心观点
百年变局、全球经济周期错位叠加疫后修复,短期稳增长与长期高质量发展目标兼顾,宏观经济的可预测难度较大。在这种背景下,需要谨防三种常见误区:经验主义,比如社融高增在传统框架中指向经济好转、债市调整。但是今年的情况是,融资需求不强,但大行低价抢份额,导致信贷量增价跌,“大行放贷、小行买债”;以偏盖全,疫后每个行业的恢复和体会千人千面,总量、结构和价格信号同样重要。同样的经济增速,投资和消费驱动对债市含义不同,前者才会带来融资需求和资产供给;线性外推,比如房地产刺激不加码,但对“房住不炒”等保持定力,不宜做政策和高频数据做线性外推。
阻力最小的方向与突破点
经济转型周期当中,长期看利率易下难上。从市场表现看,经济修复是基本背景,但3月底开始,债市对利空不敏感,对利多更积极,展现强势特征。而Q1经济数据出炉是很好的观察点,总量偏强,但结构不佳,其后海内外高频数据出现不利反复,导致市场确认向下是阻力最小的方向。我们在三周前判断,债市将迎来突破点,银行资产端和负债端谁先突破影响债市节奏。显然,经济修复程度较为温和且存在反复,企业融资需求尚未实质好转,信贷利率很难上行,引导银行负债成本降低成为重点,并成为债市突破点。
债市在为基本面“环比”定价
我们去年底提出内需和外需难共振,补偿性消费而非投资驱动特征未改,基本面风险有限。短期看:(1)4月制造业PMI重回收缩区间,意味着环比放缓。(2)五一期间出游人次火爆,但人均旅游消费支出下降,文旅产业链条相比地产、汽车短,就业-收入-消费的循环仍待打通。(3)4月底票据利率维持低位,反映信贷需求仍不强,投放节奏趋缓。(4)节前楼市销售环比季节性上行,但仍处于历史较低分位,上海等地挂牌量激增也反映出去库存压力大,房价预期不强。当前宏观象限仍处在复苏初期,结合价格信号,内生动能待恢复,“宽信用”仍未真正出现,债市在为基本面“环比”定价。
配置行为的惯性与脆弱性
机构行为更重要且可预测,我们在2月份提出“大行放贷、小行买债”的格局未改,理财同样存在规模比拼现象,保险、年金等也存在欠配情况,配置需求仍有一定惯性,委外行为增多。上周多家股份行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印证了我们债市破局点的判断,从比价效应等角度利好债市。但是,目前的利率水平已经难言覆盖负债端成本,市场拥挤度还不极致,但脆弱性有所提升。市场如果意外调整,理财净值下跌-赎回仍可能放大波动。政治局会议提出金融机构防风险,关注监管对空转套利等的态度。密切关注价格信号和补库存何时到来,届时叠加资本新规实施,信贷额度吃紧,债市将面临压力。
操作建议?
为避免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最好的办法是吃着票息、轮动洼地,但目前利差正被逐一扫平,赔率变弱,考验交易能力。目前时点:第一,我们上周提示存单和中短久期利率债相对性价比,上周快速演绎。第二,长端利率风险不大,但空间有限。经济修复背景叠加资金利率难及去年,2.6-2.7%是十年国债的强阻力区域。第三,我们之前提出的城投下沉、二永拉久期,目前挖掘空间已经有限。第四,超长债利差接近历史极值,考验交易能力,提防与TL共振。第五,重申提升中段久期利率债等比重,提升应变能力;第六,IRS有相对吸引力。中期关注监管政策、经济预期等带来的脉冲冲击。
风险提示:房地产高频数据,地缘风险超预期,存款利率下行幅度超预期。
01 实体经济观察
02 通胀
03 流动性跟踪
04 债券及衍生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华泰证券固收研究”,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