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高看黄金

楚团长聊聊天
2804-14 16:59

作者:楚团长聊聊天

题图:楚团长聊聊天微信公众号


民生证券策略分析师牟一凌在过去几年中,以对资源股的领先洞察,被业内所认可,他的经典研报《马与鲸鱼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是吹响资源股牛市的号角。

牟总还有一篇小散文,其实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文大意是,团队也是在介绍资源股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对资源股的洞察。一开始可能是在核心资产的牛市尾声中,发现资源股更具性价比。但随着对资源股的跟踪和研究,渐渐进一步的捋清楚了资本开支周期和需求韧性中,资源股的股价驱动力。

很多时候,投资都是如此,在行情中,不断根据基本面的变化,反过来校准自己的理解,甚至重新构建估值体系的锚点。

真正基于一个逻辑,长期持有并最终兑现的,在现实中非常少,大部分时候投资都是在跟随、纠偏、验证和重建中,不断逼近真相。

在过去三年中,我们用了好几篇文章和播客的形式,和大家分享了我们对于黄金的投资理解。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资产价格波动惊涛骇浪,金价在急促的下跌后,又以更猛烈的姿态快速创出新高。

黄金还会涨吗?如何理解黄金的走势?普通应该怎么办?

今天聊聊这些问题。

过去三年,黄金在涨什么?

在2022年之前,黄金已经很久没有暴走过了,其价格波动的脾气一度被市场摸得比较清楚了。

国联证券分析师郭荆璞提出过一个解释模型,黄金身居三重属性:美元空头,通货膨胀预期,和危机期权。黄金价格的波动,大多可以用以上三要素构成的定价模型去解释。

在通货膨胀和世界承平的大环境下,这个三因子模型,通常被更简练的表达为,黄金与美元的实际利率负相关。

事情变化的节点是2022年,在俄乌冲突后,西方国家没收了俄罗斯的境外资产,黄金价格以此为节点,开始了如同脱缰野马的牛市。

这背后的关键因素在于,全世界央行开始成为了市场的新增大买家,我在2022年4月份的文章《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里,就介绍了黄金上涨的核心逻辑:全球央行开始了只买不卖的模式。

后面几年里,测算各大国央行到底买了多少黄金,成为全球黄金分析师们津津乐道的谈资。

央行这类“非盈利性买家”的加入,正在悄悄改变黄金市场的定价生态——它们不像投机资金那样短线进出,也不会因为美联储政策和基本面变化就立刻调仓离场。

这让黄金逐渐具有了一些“类主权信用资产”的味道:它不仅是避险工具,也正在成为全球储备资产结构调整中的关键一环。

这背后,则隐含着黄金定价与全球化的百年纠葛。

黄金和全球化的相爱相杀

金本位时代,黄金是货币体系中的锚石。然而金本位的最大问题在于,它要求一个有限资源(金)去匹配一个无限扩张的经济体系。这导致全球化越发展,金本位的约束性就越强,最终演化为系统性的不稳定源。

所谓特里芬困境,就是金本位和全球化的矛盾。

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刚性兑付黄金,35美元1盎司)下,美国需要不断输出美元,来满足全球对贸易结算和储备资产的需求——但越多美元流出,美国自身的黄金储备就越难支撑其信用锚定,最终导致外界对美元的信心动摇。这个悖论注定了金本位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不可持续,也为1971年美元“脱金”埋下了伏笔。

从那一刻起,黄金失去了制度性定价权,变成了美元体系的“影子对手盘”——只有在美元失信时才重新被市场追捧。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式确立牙买加体系,标志着金本位的彻底终结和信用货币时代的全面开启。

牙买加体系有几个关键特征:各国货币不再锚定黄金,而是可以自主选择汇率制度;黄金被正式“非货币化”,不再作为官方货币计价单位;美元成为事实上的国际储备资产,承担全球结算与储备的核心角色。

这套体系的逻辑基础,是对“黄金无法支撑全球化”这一现实的让步。全球化要求可膨胀的流动性、安全的储备资产和强大的结算网络,而黄金恰恰在这三方面都捉襟见肘。于是,一个新的信仰诞生了:只要美国信用稳定,美元本身就可以成为全球货币体系的锚。

黄金被彻底边缘化,它的价格不再由制度保障,而是转向市场博弈。从此之后,黄金的定价逻辑变得高度金融化。

然而,黄金虽然在制度上被剥夺了锚定货币的地位,却实现了从“制度货币”到“危机货币”的身份转变,在动荡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里,十年价格暴涨了二十倍。

这一轮十年暴涨的背后,是信用货币体系在“初创阶段”遭遇的信任危机:滞胀、赤字、石油冲击、货币超发……在美元信用还没有站稳的那十年里,黄金成了唯一可信的锚。

越是在秩序松动的时候,黄金的价格就越越是疯狂。

最后的话:黄金就是黄金

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当下黄金怎么看。

这里我再次引用达里奥前两天的话:真正需要警惕的,是主要货币秩序、政治秩序与地缘秩序正在经历的经典崩解。这种系统性崩溃约一代人仅出现一次,在历史中反复重演--当不可持续的结构性矛盾积累至临界点时,旧秩序的瓦解与新秩序的重构便成为必然。

毫无疑问,当特朗普宣布解放日之后,我们这代人已经迎来了属于我们的1971年。

更准确的说,当前的情形比1971年更严重,那时候不过是从美元到黄金,切换到从美元到美国国家信用。而当下的百年未见之大变局,唯有1929年可以比拟。

这一次,没有哪个资产已经做好了准备承接世界贸易的储备需求,也没有哪个货币已经具备被广泛信任的基础。黄金重新成为唯一的“非信用资产”,一个不依赖任何国家发行、不存在违约风险的终极结算工具。

如果说,2022年黄金脱离美元实际利率时,更多意味着危机期权和通货膨胀预期的增强,以及央行大买家的入场。

那么最近黄金在流动性危机之后的上涨,则更加像是开始承担秩序转移中的“储备过渡载体”了。

全球的央行、投资机构都在行动:去美元化、增持黄金,这不是意识形态问题,而是风险控制。

黄金的逻辑,已经演绎到了历史的新阶段,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做好了准备。

我在去年和天楠录播客时,提出的核心观点是,普通人对黄金的配置,先不要问涨跌,核心在于,有没有配置足够的仓位。

因为黄金的意义,早已不是短期涨幅的投机标的,而是在一场货币秩序重塑中,为自己的资产留一个不被系统性波动裹挟的锚点

你无法预测下一次经济危机和国际秩序爆裂,但你可以决定,是否在风暴到来前,留下一点属于自己的小金库。

昨天又和天楠在蚂蚁财富录了一期播客,最后主持人问,所以黄金是进攻性资产还是防御性资产。

我说,不是的,黄金就是黄金,他是不是进攻也不是防御,而是一种特殊的,给组合提供韧性的资产。

黄金的配置价值,不是来自分析它的上涨空间,而是来自思考:如果这个世界真走向“去美元化”、“去全球化”、“地缘风险”时,你手上有什么资产能真正对冲这些事件?

黄金一定会继续暴涨吗?不一定,也许世界和平就在明天,黄金可能会迎来一波30%甚至50%的下跌,但在整个资产配置中,加入一些黄金,一定会让整个资产配置的组合更坚韧。

所以回到最现实的问题:现在黄金价格已经涨到这个位置,还能不能买?值不值得买?

我的答案仍然是:如果你的资产配置中还没有黄金,那可能需要挪一点有意义的仓位上去;如果你已经有了一定比例的黄金,那么在世界和平之前,持有它。

免责声明:
您在阅读本内容或附件时,即表明您已事先接受以下“免责声明”之所载条款:
1、本文内容源于作者对于所获取数据的研究分析,本网站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本网站概不承担;阅读与私募基金相关内容前,请确认您符合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条件。
2、文件中所提供的信息尽可能保证可靠、准确和完整,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亦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
3、对于本文以及文件中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文以及文件发送对象仅限持有相关产品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请勿对该材料复制或传播。侵删!
4、所有阅读并从本文相关链接中下载文件的行为,均视为当事人无异议接受上述免责条款,并主动放弃所有与本文和文件中所有相关人员的一切追诉权。

0
好投汇
第一时间获取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好投汇」,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好投汇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推荐阅读

0
0

评论

你来谈谈?
发表

联系我们

邮箱 :help@haotouxt.com
电话 :0592-5588692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航空商务广场7号楼10F
好投汇微信订阅号
扫一扫
关注好投汇微信订阅号
Copyright © 201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18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