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费率一降再降,基金行业影响几何

木爷说
1582024-11-25 13:43

作者:木爷说

题图:木爷说 微信公众号


图片

基金降费势头愈发猛烈。11月19日晚,六家公募旗下大型宽基ETF官宣降费。此次费率调降的ETF产品规模约为1.3万亿元,简单测算,相当于每年可为投资者降低持有成本约50亿元。降费初衷很简单:让利给投资者。

但对行业的影响却并不简单。整个行业的生态会发生深刻变化。
1、广大投资者是降费最直接的受益者,交易成本大幅降低。但这对于“提升客户获得感”还远远不够。如何让他们不再成为“韭菜”,是全行业都需要反思、实践的命题。
2、对基金公司而言,主动降费,是践行人民性、有担当的表现。但只有实力及资源过硬的机构才能体现出可持续的担当。降费潮退去后,公募基金供给侧改革势必愈演愈烈,不少中小基金公司或将淘汰出局。

3、市场不需要平庸的基金公司。也不需要“为卷而卷”的同质化竞争。以ETF为例:大致测算,降费后,单只ETF产品的盈亏平衡点需要达到500-600亿元。而目前ETF市场呈现明显的长尾效应。全市场超千亿元的ETF仅7只,5000万元以下的ETF却超过百只,ETF产品平均规模不足50亿元。对主动管理型基金也是如此,热门赛道过度拥挤,未来市场只会为真正的alpha买单。
4、对基金销售公司而言,降费潮下,收入模式直接受到冲击,收入结构面临重大调整。一方面,各大代销机构大打“价格战”,原先动辄1%的认购费/申购费本就已逐渐消减。靠推首发、推爆款、引导客户频繁交易的策略不再奏效。另一方面,随着公募基金管理费下降,客户维护费已经下降。同时,以销售环节费用为核心的第三阶段降费即将落地,销售服务费及客户维护费或将进一步下降。基金代销收入端显著承压,行业整体也面临着供给侧改革。无法从“销售导向”向“客户导向”转型的机构面临出清。今年以来,至少有7家基金代销机构已经主动注销退出市场。
5、大财富管理行业的从业人员此刻正经历着长跑中的“极点”。疲惫、痛苦、茫然、焦虑,都是自然的。唯有坚持专业才能突围,这包括投研能力、资产配置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等。而最终突破“极点”后的从容,也将为大财富管理行业开创出新的局面。
6、无论基金公司、代销机构、还是从业人员,转型的底层逻辑都指向了同样的内核:“以客户为中心”。与客户利益背道而驰,注定不能长久。

“只有投资者赢,行业才能赢”。

另外,本周二,木爷对于某银行基金销售广告有感而发《基金这么卖,韭菜割不完》,引发不少朋友的关注。其实,木爷并非针对该机构,恰恰相反,在过去的很多年木爷一直认为这家银行是中国最好的商业银行,甚至没有之一。

感慨的点是即使是这样的银行,也要以费率低作为核心卖点,让人略感遗憾。明明可以靠实力,却也要和其他机构卷“颜值”。

行业要进步,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价格战。如何高质量发展,是对行业各方都影响深远的课题。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由作者授权本平台发布,若有其他不妥之处的可与小编联系。

免责声明:
您在阅读本内容或附件时,即表明您已事先接受以下“免责声明”之所载条款:
1、本文内容源于作者对于所获取数据的研究分析,本网站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本网站概不承担;阅读与私募基金相关内容前,请确认您符合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条件。
2、文件中所提供的信息尽可能保证可靠、准确和完整,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亦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
3、对于本文以及文件中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文以及文件发送对象仅限持有相关产品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请勿对该材料复制或传播。侵删!
4、所有阅读并从本文相关链接中下载文件的行为,均视为当事人无异议接受上述免责条款,并主动放弃所有与本文和文件中所有相关人员的一切追诉权。

本篇来自以下专栏
0
好投汇
第一时间获取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好投汇」,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好投汇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推荐阅读

0
0

评论

你来谈谈?
发表

联系我们

邮箱 :help@haotouxt.com
电话 :0592-5588692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航空商务广场7号楼10F
好投汇微信订阅号
扫一扫
关注好投汇微信订阅号
Copyright © 201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18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