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5日上午9点20分,央行公告,续作MLF4000亿,OMO20亿,中标利率2.75%、2.0%。
“降息了,各降了10个BP……”
财经博主小王对着wind财经新闻的界面发呆,他今天没有准备写降息的稿子。
小王上一次这么懵逼还是在3月,当时2月信贷数据扑街,小王信心满满的写下了一篇关于降息的点评稿,然后在开盘时扔进了碎纸机。
“天威难测,天恩也难测啊。”小王和其他码字工线上交头接耳了一阵子,大家纷纷表示没准备降息的稿子,都等着10点写经济数据评论呢。
不管怎么样,央行意外降息是大事,先把这篇写了吧。
小王压力有点大,之前刚在交流群里跟粉丝说8月不会降息的,至少MLF不会降,因为没有意义。
“话还是不能说太满。”小王揉着被光速打爆的脸,思考怎么把这次降息的意义给圆回来。
“首先,不能光算经济账,还要算ZZ账……”小王熟练的给这一波降息先定了个高维度的调子。ZZ账嘛,不能用经济意义来算。
“通胀不构成压力……”我国可没有什么输入性通胀,7月PPI同比只剩4.2了,CPI也才2.7,确实是小意思。
“出口强劲支撑汇率……”出口连续3个月同比高增,但不知道为什么,银行代客收付汇差额却连续走低,7月净付汇111亿刀。“贸易顺差赚了这么多外汇,怎么银行都没收到呢?”小王虽然感到有点奇怪,但是既然这个指标和自己的结论不符,就忽略它了。
“社融……”这应该是降息的主因吧,7月社融增量意外扑街。“不过降息有啥用呢?DR007都1.3%了,贷款放不出去也还是放不出去。”小王百思不得其解,但决定不去想了。“这可能就是ZZ站位的高度吧,估计得有三四层楼那么高,我也看不到。”
叮——10点整,经济数据们陆陆续续的出来了。
社零,6月3.1%,7月2.7%;
工业增加值,6月3.9%,7月3.8%;
固定资产投资:6月5.8%,7月3.6%;
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6月-18.3%/-20.8%,7月-28.9/-28.2%;
失业率:6月5.5%,7月5.4%。
小王不淡定了,之前在讲5.5%的逻辑的时候把解封后的复苏路经拿捏的非常清晰,无懈可击。
“让谁背这个锅呢?”小王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天热,绝对是天热的问题。天热所以基建项目不能动工,自然各项数据就被拖累了,完美。
小王愉快的去找佐证数据。
基建增速:6月8.2%,7月9.1%。
如果不是基建拖累,那还有谁背得动这个锅?
疫情管控?不行不行,写这个我号就没了。
那就只剩下地产了。
房子卖不出去,自然就没有新开工,也就没有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
房子卖不出去,自然就没有装潢、家电需求,也就没有社零;
房子卖不出去,自然就不会拍新地,也就没有政府性基金收入;
房子卖不出去,房企偿债能力自然就不行,银行也就不知道该贷款给谁了。
“那么怎么能让房子卖出去呢?”小王不禁替国家忧虑了起来。“首先,得放开限购,让人想买就能买到;其次要降低首付比例,要让人想买就买得起;再次……降房贷利率啊!”小王一下子豁然开朗。
“真不知道我之前在那儿瞎琢磨什么,每次不都是这么过来的么。”小王感觉自己还是图样图森破。中国的ZZ经济学,怎么能用传统的自由市场理论来解读?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切自然都迎刃而解。
什么是主要矛盾?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就是主要矛盾,居民财富不缩水就是主要矛盾。只要人民满意,什么经济规律都要让位!
小王终于想明白了今天央行降息的深意,信心满满的敲下标题——
《降息,就是降房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债券科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