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在此山中
题图:不在此山中微信公众号
因子投资最早起源于CAPM模型,那时候,只有一个因子,就是市场因子。
后来Fama-French提出三因子模型,除了市场因子,又发现了价值因子和市值因子。
之后,陆续又发现了红利因子(狗股策略)、动量因子、质量因子等各种因子。
有人对巴菲特几十年的业绩做了回归,发现,其主要收益来自于两个因子——价值因子和质量因子。
因子的出现一般是通过多个国家、多个时间维度实证得出的一种规律。
人们通常用风险补偿或者行动金融学上的一些理论来解释这些因子产生超额收益的原因。
例如,低波因子,是因为人们普遍偏好彩票型股票,导致低波动的股票发生了关注度折价,从而导致低估,提升了未来的收益。
随着这些因子的出现,人们开发出了各种策略,相应诞生了各种指数。
例如:红利指数、价值指数、低波类指数等;
也有人将这些因子和行业相结合,于是有了像消费红利这样的行业加因子的策略。这些指数叫smart beta指数,或叫策略指数。
如果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子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复合策略指数。
例如红利低波,红利质量。那么,复合因子整体效果怎么样呢?
今天,我把市场上常见的单因子和相应的复合因子指数做了个叠加。
发现整体上,复合因子能够产生跑赢单因子的效果。
下面带大家看看(注:以下用的都是全收益指数):
图一:
收益上:300质量低波>300低波>300质量
图二:
收益上:500价值稳健>500质量>500低波>500价值
图三:
1000价值稳健>1000价值>1000成长
这个差别还非常大。几乎是碾压式的。
图四:
过去十年,红利质量跑赢了中证红利。
图五:
东证红利低波>红利低波100>中证红利
首先,红利低波均跑赢了中证红利,其次,东证红利低波跑赢了红利低波100。
有人要问了,不都是红利+低波吗?
实际上,东证红利在利用红利低波策略之前用盈利指标进行了一步筛选,我们看看定义:
中证东方红红利低波动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100只盈利较为稳定、预期股息率较高并具备低波动特征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红利低波动策略在沪深市场的整体表现。
其先用ROE指标对样本筛选了一遍。
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100只流动性好、连续分红、股息率高且波动率低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采用股息率/波动率加权。
从结果上看,用ROE先筛选了一遍的东证红利低波长期业绩更好些。
可见,同样是复合因子,效果也是有所不同。
例如,我们2019年4月分析过的,同样是价值+质量的组合,国信价值、中金300、价值回报的历史表现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如下图:
国信价值明显跑得比其他两个好不少。相关链接:
全方位比较3个质量价值策略指数——国信价值、中金300、价值回报
综上,可能是由于复合因子一定程度上吸取了一些因子的优点,同时,又尽力克服某些因子固有的缺点。
例如,价值因子可能选出价值陷阱的股票,质量因子可能估值不够便宜等,让因子更好地发挥了作用。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长期跑赢不等于短期跑赢,更不等于时时跑赢,如果想配置一个因子,还要更多考虑其工具属性,是否能起到分散风险、降低波动等作用。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由作者授权本平台发布,若有其他不妥之处的可与小编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