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衍生品实战派
题图:衍生品实战派微信公众号
导读:有传闻说马云Q2在香港买了1亿美元英伟达FCN。本文通过研究马云、蔡崇信家族的顶级家办蓝池资本的投资轨迹之后,这个传闻有很大可能是真实的。FCN这类衍生品对于香港家办管理人而言,兼具防御性(30%安全垫)和收益性(10%-20%年化收益),已经成为很多家办在用的重要投资工具。据市场资料,有25%的家办正在或者计划把衍生品纳入投资组合,来管理风险,增厚收益。
一、一个传闻:马云在香港买了1亿美元英伟达FCN
前段时间,有个圈内大佬给我说了一个传闻:马云可能Q2在香港买了1亿美元英伟达FCN。
注:FCN:Fixed Coupon Note 固定收益票据,一种香港资管市场流行的每月派息衍生品结构。
这个传闻我研究了半天,没能找到直接信源来佐证。
不过,研究之后,我觉得这个消息如果修改一下的话,可能性非常大。
那就是改成:替马云、蔡崇信理财的顶级家办香港蓝池资本,可能买了价值1亿美元英伟达FCN。
这个道理很简单:
1、1亿美元看起来不少,但是对于“从没碰过钱”的马大佬来说,些许小钱还没重要到由他来做直接决策。
2、香港顶级财富管理圈确实有非常浓厚的投资FCN衍生品的潮流。
3、至于FCN挂钩标的选择英伟达,对于蓝池资本来说,那是有迹可循,理由充分的。
接下来,我给大家聊一聊顶级家办的衍生品投资故事。
二、蓝池资本:顶级家办为什么需要把衍生品纳入投资组合?
家族办公室历史悠久。它最早可以追溯到6世纪,国王任命管家专职管理王室财富。
1882年,洛克菲勒家族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家办,传承至今,已经富过七代。
随后,家办在美国迅速扩张,继而转移到全球。2013年之后,中国的超高净值家庭也开始了家办潮。
2023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显示,我国内地共有495人拥有10亿美元财富净值,财富总额为1.67 万亿美元。
目前,北美家办的投资表现优于全球同行。Campden wealth和多伦多加拿大皇家银行的报告显示,北美家办平均投资回报率为15%,而亚太地区为10%,欧洲为13%。
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以后,由蔡崇信、马云建立的蓝池资本无疑是中国顶级家办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持有香港证监会9号资管牌照,成立之初成员不足10人,却管理了数十亿美元资产。
从蓝池资本的投资历程来看,我就很能理解他们最终会选择投资个股FCN的原因。
作为一个以耶鲁大学捐赠基金为榜样的长期投资家办,蓝池除了球队、地产等多元化投资之外,一直以来投了大量的未上市的私募股权,涵盖医疗健康、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领域。
而在二级市场领域,蓝池资本在2021年前后有一个非常重大的转折。
最初蓝池的资金主要投向了对冲基金,但是据说业绩一般。在一篇财新周刊的报道中,马云的妻子张瑛现身家族办公室时曾对友人抱怨蓝池资本效率不高,建议再招一个基金经理搞“赛马”。
在2021年3月底的时候,蓝池还持有30多只美股,大多数是知名科技公司,如微软、Alphabet、英伟达等,价值2亿美元,但是到了2022年8月份,蓝池资本持有的美股公司只剩下一家,持股比例也大幅下降。
我特意去SEC网站上查了一下蓝池的13F持仓报告,截止到2023年8月份,持有的还是只有这一支独苗。
撤离美股后,蓝池资本去了哪?答案是非上市公司,清仓美股的同时,蓝池资本自2021年初以来已经在全球投资了10多家未上市的创业公司,涵盖体育、区块链以及医疗保健等领域。
尤其是区块链领域,从2021年7月到现在,蓝池资本已在加密行业完成了 8 笔投资,其中包含5个NFT项目,最近的一笔是2023年5月8日,蓝池领投了Artifact Labs 325万美元。
马云对区块链的看法是:“没有区块链是要死人的。” “今天的比特币也许是泡沫,但区块链肯定不是泡沫。”
现在我们来回归一下主题:蓝湖资本为什么有可能在几乎清空所有美股之后还会花1亿美元买英伟达FCN?
如果你能够准确回答出这个问题,你就会明白顶级家办们投资衍生品的逻辑。
1、通过13F的报告可以知道,蓝池清仓美股基本上是在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初,可以说是完成了逃顶。离开未必是永久的,可能只是待时而发。
2、蓝池资本,或者说是马云和蔡崇信对于区块链领域、人工智能领域很看好,多起股权投资就是明证。
那么问题来了,英伟达作为区块链、人工智能领域“卖铲子的人”,直接投英伟达的股票不就好了吗?毕竟以前英伟达也在蓝池的持仓之中。
不好。
因为英伟达作为热门科技股,它的波动太大了。而家族办公室追求的是长周期稳定增长,贸然重仓杀入的话太过急躁。
这个时候就能体现出用FCN替代正股持仓的优点了。
FCN就是每月给投资者固定利息的票据。 在产品期限内,投资者将定期收到固定票息。到期后,投资者可以取回本金和票息,或者以执行价认购本金等值的相应股票 。 FCN 最大的优势在于不论市场涨跌或是震荡,客户都能稳定收取固定票息直到产品提前自动终止或到期。
和正股相比,FCN每个月能拿到固定现金票息,还能提供30%的下跌安全垫。和雪球产品相比,无论是否敲入,FCN每月都能拿固定票息,即使到期是敲入状态,只承担执行价和到期价之间的亏损部分,期间收取的固定票息形成的安全垫。
比正股多了1层安全垫防护,比雪球多了1层执行价防护和1层雷打不动固定票息防护。
这么强悍的FCN年化收益是多少呢?
根据我这边9月份收集的报价,同时挂钩英伟达和特斯拉,6M,敲出价100%,执行价70%,年化收益20%。
同时兼具了稳健型和收益性,这不比直接持有正股在惊涛骇浪里强吗?
另外,对于蓝池资本来说,场外衍生品投资具有隐蔽性,通过衍生品的方式来投资英伟达股票的话,还能够减少马云这样热点人物被外部曝光、讨论。
三、热潮涌动:25%的家办在考虑或者已经投资衍生品
所以,现在大家能理解我说“蓝池资本今年买了1亿美元英伟达FCN”的传闻很可能是真的的理由了吗?
家办这种拥有充足的现金储备、多样化的投资组合和更长投资周期的管理人,他们理应采取更灵活的投资工具,比如场外衍生品,来管理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改善风险收益特征,增厚收益。
香港的家办管理人们已经在这么干了。
当前市场的不确定性在增大,而传统的权益投资策略业绩呈下降趋势,而衍生品就是一条被很多顶级家办认可的破局之道。
市场资料显示,随着市场加强物色另类分散投资工具的力度,三分之一(33%)的家族办公室认为无法再透过净长仓投资来建构完整的投资组合。不少家族办公室现正或有意投资于衍生品(25%)、争取下行保障(21%)和物色量化策略(18%)。
另一顶级家办的负责人称,他们的超额收益主要来自于顺周期的大类资产配置及 beta择时。“比如去年三四月我们就开始逐步降配 CTA,主要是考虑历史上美元加息周期对大宗商品带来的影响,五月、十月,又通过雪球产品在权益市场进行抄底。今年 3月份欧美区域银行危机初露端倪时,我们就已经针对投资组合里的多头敞口建立了保护性看跌期权,所幸后来危机没有进一步扩散,国内指数回撤幅度也不大,不过即便当时指数出现较深的回调,产品的净值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总的来说,雪球等衍生品应该被视为一个“工具箱”,让家办能够量身定制高效的解决方案,它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私密性,可以被设计成符合家族理财精准财务目标的重要工具。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由作者授权本平台发布,若有其他不妥之处的可与小编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