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主流的“固收+”策略有哪些

钟鼓风声
9692022-11-18 23:43
“固收+”超额来源可来自于多个方面,选取确定性较高的方面进行挖掘,将事半功倍。


今天在wind上看到了华宝证券的关于介绍“固收+”策略的研报,简单总结下,感兴趣的可以看文末附件。

图片


01 Part: 国内最主流的固收+策略有两种:

第一种是CPPI策略打个比方初始本金是100元,保本目标值F是95元,中间100-95元会有5元的安全垫S,然后风险乘数M是2,那么实际上会有2*5=10元投在股票这些风险资产,剩下的90元投在固收类资产。 它的原理很简单,风险资产不大可能会一口气跌成0,随着时间推进,权益市场若上涨,安全垫随之增厚,产品可投向权益资产的比例相应提升,捕捉市场机会;权益市场下跌,随着安全垫的降低,产品相应降权益仓位,从而实现止损保证本金安全。 比如涨到110元了,此时会有15元的安全垫,那么投在股票的比例会提升到30元(债的投资反而从90元降到80元);比如跌到98元了,此时安全垫只有3元,那么会把股票的仓位重新平衡到6元;如果跌到95元了,此时股票仓位暴露降为0,等着固定收益类资产慢慢把安全垫攒出来。

image.png

第二种是择时策略:基于定量资产配置模型,或宏观定性判断,在权益和债券资产之间进行仓位调整,把握拐点收益机会,平滑组合风险。其中,定量模型包括:均方差模型、风险平价模型、动量估值效应调整模型等;定性判断:美林时钟,宏观经济、货币及财政政策、通胀水平、股债性价比。 但是这个就很考验基金经理的判断,CPPI策略如果是越跌越减的话,那么反其道而行之的择时策略在一定时期内反而是越跌越加的,属于低位加仓高位减仓。

image.png

当然,还有第三种就是股债分仓管理:需要确定股票部分最高仓位,交由权益部分基金经理管理(实际上 基本满仓运作),剩下由债券部分基金经理管理。主要依靠股债资产的对冲效应,以及权益部 分选股时注重安全边际,来实现较为稳健的收益。 但是这个策略在国内固收+其实不是主流,比如华宝证券的研究员在写报告时,能拿出来举例的产品只有两个:永赢双利、天弘安康颐养。

image.png


02 Part “固收+”的分析与对比


下面这个框架简单明晰,业绩评价的重点是:

1) 长期业绩;

2)不同行情区间业绩;

3)业绩持续性。

image.png


03 part 关于“固收+”基金的探索与思考


“固收+”VS量化对冲:量化对冲基金以一篮子股票以尽量覆盖β,同时卖出股指期货对冲系统性风险,从而剥 离出超额收益。该策略主要依赖于选股能力,当前主流的是以基本面因子进行选股,以获取 相对大盘的超额收益。量化对冲基金相比“固收+”基金的优势在于穿越牛熊,对市场涨跌敏 感度较低,无需投资者择时,而其劣势在于牛市行情下弹性不足,且超额回报表现较依赖于 基金经理选股能力以及风险敞口把控能力。

image.png


今年这样的熊市行情,作为固收+,要么是遵循CPPI策略,越跌越减,保住保本线;要么是遵循择时策略,越跌越加,发挥主观能动性。

固收+”主流策略各有优劣之处,其中实质在于灵 活度与纪律的平衡。类 CPPI 策略是纪律性有余,灵活度不足,且对动量信号的敏感度较大; 择时策略则是灵活度有余,纪律性不足,过于依赖资产配置能力;股债分仓管理虽然通过分工合作发挥股债基金经理的长处,但较难灵活的调整配置比例。因此在“固收+”投资中可以 做一些优化,较好的实现这种平衡。

免责声明:
您在阅读本内容或附件时,即表明您已事先接受以下“免责声明”之所载条款:
1、本文内容源于作者对于所获取数据的研究分析,本网站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本网站概不承担;阅读与私募基金相关内容前,请确认您符合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条件。
2、文件中所提供的信息尽可能保证可靠、准确和完整,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亦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
3、对于本文以及文件中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文以及文件发送对象仅限持有相关产品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请勿对该材料复制或传播。侵删!
4、所有阅读并从本文相关链接中下载文件的行为,均视为当事人无异议接受上述免责条款,并主动放弃所有与本文和文件中所有相关人员的一切追诉权。

0
好投汇
第一时间获取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好投汇」,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好投汇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推荐阅读

0
0

评论

你来谈谈?
发表

联系我们

邮箱 :help@haotouxt.com
电话 :0592-5588692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航空商务广场7号楼10F
好投汇微信订阅号
扫一扫
关注好投汇微信订阅号
Copyright © 201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18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