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基本面逻辑分析
跨期套利,一种在期货市场中常见的套利策略,相对于其他单边策略具有较小的回撤风险,但其收益空间较为依赖市场环境。波动性是决定其收益大小的重要因素:高波动性的市场有利于套利收益,因为高波动性会放大价差,促使价差回归;然而,在极端高波动的行情下,历史价差规律可能被打破,导致尾部风险的出现,最终使套利策略失效。
近期交流的这家做跨期正套的管理人-龙帆资产,目前在远月合约上布局的相对较多,远月合约价值归零的风险相对较小,同时在充分考虑极端行情下,他们会对合约进行拆解。通过拆解合约,尽量控制单个组合的价差波动。
龙帆在基本面分析上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2022底到23过年后,这一段时间,pp单边价格很低,供货商囤货也是相当强悍,基差有微微贴水,但是这段时间还未解封,物流无法及时达到,期货的交割功能严重限制。所以导致了价差盘面一度无限接近无风险价差。而下游塑料粒子卖的非常好,唯独就是运不出去,普遍都是各地公司仓库互相调货。塑料粒子有个特性——低价的时候好出,哪怕基差是负数,所以基差变正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是高位的时候,下游接货普遍意愿不强,基差很难持续,甚至不好走量。基于这种情况,当时买了不少化工的跨期,一方面考虑到自己作为买方,拿到仓单就行,到卖方的时候,直接把仓单转出去,不会存在交割违约的风险。另外一方面,由于政策不明朗,盘面矛盾严重,一是接货不会亏;二是卖方无法交割,盘面的价差波动充足,哪怕买的价差不合适,中间的换手利润也很高。
02.
基本面与量化的结合
基于基本面分析,对每个品种的期限结构、基差、库存、利润等数据做参考,以此来确定不同品种的方向,判断当前品种当前位置的安全边际和止盈空间,部分仓位布局长线持有,部分短线滚动赚波动的利润。
整个策略体系建立在纯商品跨期套利的基础上,具有普适性和长期验证的经验。基于持仓成本的套利的分析方法,对所有合约进行检测价差区间。辅以时间,历史区间等分析进行波动率交易,交易采用半自动化的方式,定期制定交易计划。
通常单个产品持仓对数在15-20区间,单个持仓对数会涉及多个合约,合约数量通常在40左右。单个品种的套利对子程序化止损设定在产品净值的1%,但是在单品种产生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回撤时会提前主观介入风控,根据当前品种情况决定完全离场还是部分减仓或加一些蝶式做保护。整个产品的回撤控制目标是3%以内。
Q&A
- 2024年市场环境回顾&策略如何应对
Q1:今年一季度跨期正套策略表现普跌,主要是什么原因?
A:今年3月份发生了一波豆类的反套操作。前1-2月,豆类的价差结构处于正价差,即使价格有所波动,也不会跌得很深,仍然保持正价差结构。持续一两个月缺乏交易机会,有些管理人会去加仓,反套跌完一波后平仓,避免进一步亏损。如果前期没有布仓,在反套操作完成后进入市场,仍有可能获得利润。今年一季度的市场节奏非常关键,稍有不慎,两边都会受损。
在化工板块,整体的价差结构较好,但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虽然结构好,但无法形成明显的价差趋势。此外,日内滚动操作也比较难做。化工板块的交易量主要集中在主力合约上,非主力合约基本没有交易量。
Q2:当前的布局机会在哪里?
A:目前的布局机会相对较好,大部分机会可能集中在远月合约。今年近月合约的正套无法形成结构,主要是由于市场普遍预期现货表现不佳,因此只能向远月移动。然而,由于活跃度不足,之前的交易并不理想,但从本月开始,由于一些品种出现单边趋势,月间价差的波动将有所增加。
Q3:在今年这样大幅波动的市场环境下,做跨期正套策略时,除了将远月合约拆分得更细、持仓更加分散以及持有底仓做T外,在净值控制方面采取了什么独到的方法?
A:在加仓点位上,需要更多的主观判断。如果判断有机会,该上的仓位就要上。如果整体仓位偏保守,可能会相对难做,甚至会亏损。我们自营的产品会布局相对较多的远月合约,通过拆解,远月合约的机会会更好一些,但远月合约有一个问题是结算价经常异常,一般第二天会恢复正常。
今年整体波动较大,但实际合约价值并没有太大波动。我们自营的产品愿意牺牲一部分流动性以换取收益,此外,我们现在还进行一些月间价差的连续性操作,以丰富套利的收益来源。
- 策略情况
Q1:策略基本面和量化都有参与,是基于什么样的逻辑?
Q2:日内滚动是对子去做滚动还是单腿放长时间的敞口?
Q3:收益贡献占比情况?
Q4:对子上的权重是如何分布的?
Q5:板块如何参与?
Q6:单品种持仓上限?是否根据波动率进行管理?
Q7:保证金使用比例在什么范围?
Q8:CTA和套利策略产品线表现的都比较稳健,团队成员如何进行合理分工的呢?后续公司迭代的方向在哪里?
……
更多策略问答详情请登录“知识星球”查看
管理人对接/最新月报 添加“好投君” haotouxt88 (请备明来意)